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技法论文--中国画技法论文

钱松嵒山水画艺术语言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9-13页
第一章 钱松喦生平第13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书香门第家庭熏陶(1899-1918)第13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师范学习教师生涯(1918-1949)第15-17页
    第三节 变革求新画院画师(1949-1985)第17-21页
第二章 钱松喦山水画语言变化脉络第21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温润典雅期(1949 以前)第21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写生创作期(1950-1966)第24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苍茫朴厚期(1971-1985)第28-32页
第三章“两万三千里”写生——钱松喦山水画语言的转折第32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钱松喦写生途中的感悟及作品第34-39页
    第二节 钱松喦与“山河新貌”展及“新金陵画派”第39-43页
第四章 钱松喦山水画语言的特征与价值第43-76页
    第一节 钱松喦的树法造型探索,以《六朝松》为例第43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钱松嵒的皴法探索,以《张公洞》为例第47-56页
    第三节 钱松嵒的色彩探索,以《红岩》为例第56-61页
    第四节 钱松嵒的构图探索,以《常熟田》为例第61-68页
    第五节 钱松嵒的题材探索,以《延安颂》为例第68-73页
    第六节 钱松嵒的指笔互证,以《秦淮河上(指墨)》为例第73-76页
第五章 钱松喦的艺术修养第76-86页
    第一节 钱松喦的理论梳理——《砚边点滴》第76-78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物画与花鸟画对钱氏山水画的技法补充第78-80页
    第三节 书法及文学修养为钱氏山水画增加底蕴第80-86页
结语第86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3页
作者简介第93-94页
附件(一):“两万三千里写生”行程一览表第94-105页
附件(二):钱松喦艺术年表第105-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树冠覆盖的北京市中轴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
下一篇: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