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基于树冠覆盖的北京市中轴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8-3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研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林木树冠覆盖率研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现状评述及未来展望第30-3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32-33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33-41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条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经济概况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市建设概况第34页
    2.2 数据来源第34-35页
    2.3 研究地点及范围第35页
    2.4 研究尺度第35-36页
    2.5 研究方法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人工解译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梯度分析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景观指数分析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树冠覆盖斑块的确定第39-41页
第三章 北京市中轴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第41-53页
    3.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数据来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北京市中轴线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北京市中轴线四类绿地树冠覆盖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北京市中轴线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小结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讨论第50-53页
第四章 北京市中轴线不同环路森林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第53-68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来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55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北京市中轴线不同环路土地利用结构梯度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北京市中轴线不同环路四类绿地树冠覆盖梯度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北京市中轴线不同环路森林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小结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讨论第66-68页
第五章 北京市中轴线南北不同环路森林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第68-88页
    5.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来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研究方法第69-70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70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北京市中轴线南北不同环路土地利用结构梯度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北京市中轴线南北不同环路四类绿地树冠覆盖梯度分析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北京市中轴线南北不同环路森林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第79-85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小结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讨论第86-88页
第六章 北京市中轴线“城—郊”带森林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第88-111页
    6.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数据来源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研究方法第89-91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分析第91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北京市中轴线“城-郊”带土地利用结构梯度分析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北京市中轴线“城-郊”带四类绿地树冠覆盖梯度分析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北京市中轴线“城-郊”带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第100-108页
    6.3 小结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小结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讨论第109-111页
第七章 北京市中轴线典型绿地树冠覆盖格局解析第111-138页
    7.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数据来源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研究方法第112页
    7.2 结果与分析第11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解析第112-11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居住绿地空间布局解析第118-12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道路绿地空间布局解析第125-13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独立木空间布局解析第130-134页
    7.3 小结第134-13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小结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讨论第136-138页
第八章 北京市中轴线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对策分析第138-158页
    8.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数据来源第138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研究方法第138-139页
    8.2 结果与分析第139-155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北京市中轴线潜在树冠覆盖率分析第139-148页
        8.2.3 北京市中轴线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对策第148-155页
    8.3 小结第155-158页
        8.3.1 小结第155-156页
        8.3.2 讨论第156-158页
第九章 结论第158-162页
    9.1 结论第158-159页
    9.2 展望第159-162页
参考文献第162-181页
附表第181-268页
附图第268-272页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272-273页
致谢第273页

论文共2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林木谷氨酸脱羧酶(GAD)基因克隆及其催化产物GABA的调控功能
下一篇:钱松嵒山水画艺术语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