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4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2 相关理论阐述 | 第18-30页 |
| 2.1 土地财政的内涵、构成、特点及其成因 | 第18-22页 |
| 2.1.1 土地财政的内涵 | 第18页 |
| 2.1.2 土地财政的构成 | 第18-19页 |
| 2.1.3 土地财政的特点 | 第19页 |
| 2.1.4 土地财政的成因 | 第19-22页 |
| 2.2 财政分权理论 | 第22-24页 |
| 2.2.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2.2.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2.3 房地产价格相关理论 | 第24-27页 |
| 2.3.1 房地产价格的内涵与特点 | 第24-25页 |
| 2.3.2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 | 第25-27页 |
| 2.4 地价与房价关系理论 | 第27-29页 |
| 2.4.1 地价决定房价论 | 第27页 |
| 2.4.2 房价决定地价论 | 第27-28页 |
| 2.4.3 地价与房价相互作用论 | 第28页 |
| 2.4.4 地价与房价无关论 | 第28-29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3 我国土地财政、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| 第30-42页 |
| 3.1 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历程 | 第30-31页 |
| 3.1.1 包干制财政改革 | 第30-31页 |
| 3.1.2 分税制改革 | 第31页 |
| 3.2 我国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3.2.1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3.2.2 我国土地财政依赖情况 | 第32-34页 |
| 3.3 我国土地价格动态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3.4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| 第36-41页 |
| 3.4.1 我国房地产开发情况 | 第36-38页 |
| 3.4.2 我国商品房销售情况 | 第38-40页 |
| 3.4.3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| 第40-41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4 基于土地价格调节作用的土地财政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42-51页 |
| 4.1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42-43页 |
| 4.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43-45页 |
| 4.2.1 变量选取 | 第43-44页 |
| 4.2.2 数据来源 | 第44-45页 |
| 4.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| 第45-50页 |
| 4.3.1 模型构建 | 第45-46页 |
| 4.3.2 实证分析 | 第46-50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5 政策建议 | 第51-56页 |
| 5.1 改进政府治理结构 | 第51-52页 |
| 5.2 优化土地出让制度 | 第52页 |
| 5.3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| 第52-54页 |
| 5.4 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| 第54页 |
| 5.5 降低房价上涨预期 | 第54-55页 |
| 5.6 构建与推进差异化利率定价机制 | 第55页 |
| 5.7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6.1 结论 | 第56页 |
| 6.2 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| 附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