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ent在智能评标系统中的应用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论文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以招投标为主的电力工程承包 | 第9页 |
1.1.2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| 第9-10页 |
1.1.3 立题-招投标智能信息系统 | 第10-11页 |
1.2 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技术价值 | 第11页 |
1.2.2 应用价值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1 信息技术在招投标中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3.2 Agent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3页 |
1.3.3 智能技术在招投标中的应用 | 第13页 |
1.4 论文拟做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2 招投标概述 | 第15-21页 |
2.1 工程招标投标 | 第15-17页 |
2.1.1 基本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招投标流程 | 第15页 |
2.1.3 招投标法律 | 第15-17页 |
2.2 招投标中主要决策问题 | 第17-20页 |
2.2.1 投标决策 | 第17-18页 |
2.2.2 资格审查 | 第18页 |
2.2.3 工程评标 | 第18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人工智能与软件Agent | 第21-30页 |
3.1 人工智能技术 | 第21-23页 |
3.1.1 人工智能简介 | 第21-22页 |
3.1.2 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22-23页 |
3.2 软件Agent技术 | 第23-29页 |
3.2.1 Agent的基本概念 | 第23-25页 |
3.2.2 Agent的基本理论 | 第25-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4 智能评标系统的构建 | 第30-41页 |
4.1 评标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2页 |
4.1.1 专家评审法分析 | 第30页 |
4.1.2 原评标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| 第30-31页 |
4.1.3 新评标模型 | 第31-32页 |
4.2 评标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2-37页 |
4.2.1 开发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| 第32-33页 |
4.2.2 应用Gaia方法分析系统功能模块 | 第33-34页 |
4.2.3 模块间通信设计 | 第34-37页 |
4.2.4 评标系统总体框架 | 第37页 |
4.3 评标系统模块设计 | 第37-40页 |
4.3.1 功能模块结构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3.2 功能模块的工作流程 | 第39-4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5 智能评标系统的实现 | 第41-49页 |
5.1 功能模块的实现 | 第41-45页 |
5.1.1 用进程实现功能Agent | 第41-42页 |
5.1.2 用线程实现任务机制 | 第42-43页 |
5.1.3 Agent知识库实现过程 | 第43-45页 |
5.2 系统通信的实现 | 第45-48页 |
5.2.1 应用CORBA实现通信黑板 | 第45-47页 |
5.2.2 应用KQML实现通信原语 | 第47-48页 |
5.3 系统框架实现 | 第4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6 智能评标系统的应用实例 | 第49-57页 |
6.1 综合评价实例 | 第49-53页 |
6.1.1 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9-51页 |
6.1.2 标书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1-53页 |
6.2 资信Agent知识库示例 | 第53-56页 |
6.2.1 领域知识特点分析 | 第53-55页 |
6.2.2 领域知识的表示方法 | 第55-56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7 全文总结 | 第57-59页 |
7.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57页 |
7.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| 第57-59页 |
7.2.1 技术的改进 | 第57-58页 |
7.2.2 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拓展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