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序言第8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状况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状况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研究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经验总结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系统研究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2-13页
第2章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第13-20页
    2.1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面临的挑战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西方文化思潮冲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缺失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学生自身对传统美德的忽视第15页
    2.2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有益于强化大学生的祖国统一思想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益于养成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人生精神境界第16-17页
    2.3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时代价值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对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现代化教育呼吁对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对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18-20页
第3章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0-26页
    3.1 孝道教育第20-21页
    3.2 仁爱宽容教育第21-22页
    3.3 爱国主义教育第22-23页
    3.4 诚实守信教育第23-24页
    3.5 自强不息教育第24页
    3.6 勤劳节俭教育第24-26页
第4章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理论、原则、方法和途径第26-39页
    4.1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依据第26-27页
    4.2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导性原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整体性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知行合一原则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发展创新原则第29-30页
    4.3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说理教育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践参与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自我教育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隐性教育法第33-34页
    4.4 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途径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主阵地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利用隐性教育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第36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软实力研究
下一篇:Agent在智能评标系统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