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单演二值编码与稀疏编码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人脸识别问题的描述第12页
    1.2 人脸识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人脸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人脸识别发展历史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人脸识别发展历史第15页
    1.4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人脸检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人脸特征提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人脸识别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7-18页
第2章 人脸特征提取经典算法介绍第18-28页
    2.1 人脸特征提取概述第18页
    2.2 全局特征提取算法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PCA特征提取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LDA特征提取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局部特征提取算法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基于Gabor特征提取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LBP特征提取第24-27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基于局部单演二值编码的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第28-38页
    3.1 单演信号表示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解析信号表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单演信号表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多分辨率单演信号表示第29-31页
    3.2 局部单演二值编码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演局部变化二值编码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单演局部虚部强度二值编码第33-35页
    3.3 人脸识别通过局部单演二值编码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6-38页
第4章 基于稀疏编码的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第38-44页
    4.1 信号的稀疏表示理论第38-41页
    4.2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基于协同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第42-43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 融合单演二值编码与协同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第44-52页
    5.1 稀疏表示降维第44-45页
    5.2 算法过程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5.4 本章总结第50-52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具有惯性解耦功能的车轮力传感器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HIFU治疗前后B超监控图像配准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