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化学论文--酶论文

脂肪酶的结构修饰、分子识别机理解析及性能强化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符号和术语表第14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40页
    1.1 脂肪酶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脂肪酶的一般结构和催化机理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脂肪酶对手性分子的立体识别第19-22页
    1.2 化学修饰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修饰的一般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修饰蛋白质的表征第26-28页
    1.3 脂肪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28-30页
    1.4 脂肪酶制备1,3-甘油二酯第30-33页
    1.5 脂肪酶的固定化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基于疏水材料的固定化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基于纳米材料的固定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基于磁性材料的固定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交联酶聚集体第36-37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存在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思路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研究内容第38-40页
第二章 脂肪酶对手性伯醇立体识别的新机理第40-62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40-41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分析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酶活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对映体选择性的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手性伯醇酯的动力学拆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对PcL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特异性化学修饰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蛋白质谱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分子模拟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1 受体蛋白(酶)的准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2 配体小分子(底物)的准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3 分子对接获得配体-受体复合物构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4 建立配体小分子及修饰氨基酸残基的电荷信息以及力场参数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5 分子动力学初始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6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51页
    2.3. 结果与讨论第51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底物及酶结构对选择性的影响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配体研究:底物结构与对映体选择性的关系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受体研究:酶分子结构与对映体选择性的关系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酶-底物立体识别的分子模拟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对醇部分的立体识别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对酰基部分的立体识别第59-61页
    2.4.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三章 脂肪酶对手性酸的立体识别的新机理第62-78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62-63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仪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分析方法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手性酸酯的动力学拆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相互作用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酶与底物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及对映体选择率的推算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对RmL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特异性化学修饰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蛋白质谱表征第67-6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8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子模拟确定决定选择性的结构域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RmL蛋白结构中与手性酸选择性相关的区域的确定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选择性相关位点的虚拟修饰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对手性酸识别机理的实验验证第75-7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四章 磁性多孔聚合物固定化脂肪酶第78-94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78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78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试剂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反应及分析方法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各种甘油酯的分析方法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目标产物1,3-甘油二酯的酶法制备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脂肪酶的活力和区域选择性测定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4 脂肪酶的操作稳定性测定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5 脂肪酶的热稳定性测定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磁性多孔聚合物聚合物的制备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基于物理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材料表征第85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85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商品化脂肪酶的筛选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材料表征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物理吸附固定化条件优化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固定化酶的活力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第91-9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五章 纳米磁性交联脂肪酶聚集体第94-104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94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试剂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仪器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模型反应及酶学性质的检测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表面改性的磁性纳米颗粒制备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纳米磁性脂肪酶交联聚集体制备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材料表征第96-97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97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材料表征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共价偶联和酶交联聚集体制备条件优化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纳米磁性脂肪酶交联聚集体的活力和稳定性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高级脂肪酸-1,3-甘油二酯的酶法制备第101-10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3-104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-106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4-10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5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5页
附录A部分化合物核磁表征图第115-133页
附录B修饰蛋白的表征第133-137页
作者简历第137-138页
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载药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
下一篇:无酸缩合联二脲的连续化合成工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