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3 研究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32页 |
2.1 人力资本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1.1 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、特征及分类 | 第20-23页 |
2.1.2 企业人力资本的涵义 | 第23页 |
2.1.3 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 | 第23-24页 |
2.2 企业绩效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2.2.1 企业绩效的涵义 | 第24-25页 |
2.2.2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| 第25-27页 |
2.2.3 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3 高新技术企业理论基础 | 第28-32页 |
2.3.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| 第28页 |
2.3.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| 第28-30页 |
2.3.3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特征 | 第30-32页 |
3 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| 第32-44页 |
3.1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| 第32-37页 |
3.1.1 企业资源理论的概念 | 第32页 |
3.1.2 企业资源理论主要内容 | 第32-35页 |
3.1.3 企业人力资本的战略资源属性 | 第35-37页 |
3.2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| 第37-44页 |
3.2.1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.2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流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3.2.3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4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| 第44-68页 |
4.1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44-49页 |
4.1.1 实证研究方法概述 | 第44页 |
4.1.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| 第44-45页 |
4.1.3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定义 | 第45-47页 |
4.1.4 研究假设 | 第47-49页 |
4.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2.1 整体高新技术企业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2 高新技术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2.3 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 基于整体高新技术企业的回归分析 | 第53-57页 |
4.3.1 模型形式检验与模型构建 | 第54-55页 |
4.3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4 基于高新技术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回归分析 | 第57-62页 |
4.4.1 模型形式检验与模型构建 | 第57-58页 |
4.4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58-62页 |
4.5 基于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回归分析 | 第62-68页 |
4.5.1 模型形式检验与模型构建 | 第62-63页 |
4.5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63-68页 |
5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| 第68-72页 |
5.1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,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| 第68-69页 |
5.2 引进高层次人力资本,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| 第69页 |
5.3 完善企业激励机制,稳定留住企业核心人才 | 第69-70页 |
5.4 加强员工培训,对人力资本进行持续性的投资 | 第70-72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2页 |
6.2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