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水热条件下一维铁磁性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目录第6-8页
第一章 引言第8-18页
    1.1 纳米材料的特性和用途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表面效应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小尺寸效应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量子尺寸效应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特性和用途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陶瓷增韧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磁学性能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光学性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催化性能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电学性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其它性质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现有合成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气相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固相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液相法第14-16页
    1.4 四氧化三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结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应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四氧化三铁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选题及目的第17-18页
第二章 以聚乙二醇为模板水热法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第18-23页
    2.1 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的合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化学原料和仪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制备方法第19页
    2.2 表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X-射线粉末衍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X-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机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应过程中水与PEG 比例对产物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不同聚合度的PEG 对产物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 2.4 结论第22-23页
第三章 以尿素为沉淀剂均相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第23-30页
    3.1 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的合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化学原料和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制备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3.2 表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X-射线粉末衍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磁性表征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反应过程与机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合成过程流程图第28页
    3.4 结论第28-30页
第四章 浓碱条件下定向组装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成一维纳米线第30-35页
    4.1 Fe_3O_4 纳米线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化学原料和仪器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制备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4.2 表征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前驱物的表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热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线第32-3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NaOH 浓度对产物形态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水热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34-35页
结论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在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容分发网络协作缓存算法研究
下一篇:气动与轨道激扰作用下列车车体动态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