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供应链收益分配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6-28页 |
2.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| 第16-17页 |
2.2 供应链收益分配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 委托-代理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3.1 委托-代理理论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3.2 委托-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4 常用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比较 | 第21-28页 |
2.4.1 基于收益/风险比例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4.2 基于 Nash 协商模型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4.3 基于 Shapley 值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4.4 基于核仁法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4.5 常用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的比较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相关因素及特征 | 第28-34页 |
3.1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的内涵 | 第28-30页 |
3.1.1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的定义 | 第28页 |
3.1.2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模式 | 第28-30页 |
3.2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特征 | 第30-31页 |
3.3 售后服务外包供应关系的外部环境 | 第31-34页 |
3.3.1 售后服务外包是企业现实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3.2 加大售后投入和监管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的构建 | 第34-46页 |
4.1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收益分配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4.2 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| 第35-36页 |
4.3 基于委托-代理理论的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| 第36-42页 |
4.3.1 参数设置及模型前设条件 | 第36-37页 |
4.3.2 供应链中家电供应商和维修承包商的收益 | 第37-39页 |
4.3.3 非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收益分配 | 第39-42页 |
4.4 模型分析 | 第42-46页 |
第5章 算例及实例分析 | 第46-54页 |
5.1 算例分析 | 第46-50页 |
5.1.1 赋值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1.2 参数影响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2 实例简介 | 第50-54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4-58页 |
6.1 论文的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| 第55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