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安全保密论文

虚拟多域环境的安全保护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3-14页
第一章 引言第14-22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1.3 虚拟化系统面临的威胁第17-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5 论文结构安排第20-22页
第二章 系统安全相关技术研究第22-32页
    2.1 可信计算概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可信计算简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可信平台模块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可信计算研究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2.2 虚拟环境中的可信计算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虚拟可信平台模块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虚拟可信计算系统第25-26页
    2.3 虚拟环境中的系统检测研究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基于虚拟环境内部信息的检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虚拟环境外部监控的检测第27-29页
    2.4 虚拟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 虚拟多域环境的安全保护第32-42页
    3.1 基于协作的VMM模型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协作型VMM结构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协作型VMM的特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协作型VMM中的多域概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协作型VMM的运行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3.2 安全目标与设计思路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安全目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设计思路第36-37页
    3.3 虚拟多域系统保护框架设计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安全保护框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保护框架的工作流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度量对象和策略配置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 虚拟多域系统的可信启动第42-54页
    4.1 可信环境下的信任链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状态定义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型定理第43页
    4.2 基于过程完整性验证的可信启动设计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虚拟多域系统的启动过程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过程完整性验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信任链模型的构建第45-46页
    4.3 虚拟多域系统可信启动的实现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开机可信引导的实现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内核自启动可信度量的实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虚拟机可信启动的实现第50-53页
    4.4 安全性分析第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虚拟多域系统的运行时保护第54-70页
    5.1 检测对象的选择第54页
    5.2 基于多层次验证的动态检测模型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多层次验证的概念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动态检测模型的设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动态检测实施流程第55-57页
    5.3 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Linux系统调用机制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IDT修改的进程行为信息提取第57-61页
    5.4 侦听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VMM的特性分析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基于模式切换的事件信息获取第61-63页
    5.5 动态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扩充检测对象的必要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序列检测机制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基于字符串特征的参数检测机制第65-67页
    5.6 系统调用异常响应第67-68页
    5.7 安全性分析第68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第70-84页
    6.1 系统可信启动的测试与分析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可信启动功能测试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可信启动性能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可信启动机制评价第75页
    6.2 动态检测的测试与分析第75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HMM测试与评估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参数模型测试与评估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动态检测功能测试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动态检测性能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动态检测机制评价第83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结束语第84-88页
致谢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6页
作者简历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智能手机网页缓冲界面对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售后服务外包的二级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--以家电业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