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的目的意义 | 第11-23页 |
1 前言 | 第11页 |
2 病原学 | 第11-13页 |
2.1 分类与形态学特征 | 第11-13页 |
2.2 病毒的基因和蛋白 | 第13页 |
3 流行病学与发病机理 | 第13-17页 |
3.1 传播方式 | 第14-15页 |
3.2 感染特征 | 第15页 |
3.3 免疫抑制现象 | 第15-16页 |
3.4 致病机理 | 第16-17页 |
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| 第17-18页 |
4.1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| 第17页 |
4.2 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| 第17页 |
4.3 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| 第17-18页 |
4.4 骨髓白血病(细胞瘤病) | 第18页 |
4.5 血管瘤 | 第18页 |
5 诊断技术 | 第18-22页 |
5.1 病毒的分离鉴定 | 第19页 |
5.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(IFA) | 第19-20页 |
5.3 PCR和RT-PCR | 第20-21页 |
5.4 ELISA检测技术 | 第21页 |
5.5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(LAMP) | 第21-22页 |
6 疾病防控 | 第22-23页 |
6.1 种群净化 | 第22页 |
6.2 培育ALV抗性鸡 | 第22-23页 |
7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页 |
第二章 试验研究 | 第23-49页 |
1 试验材料 | 第23-27页 |
1.1 雏鸡和鸡胚 | 第23页 |
1.2 载体及宿主菌 | 第23-24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1.4 主要试剂 | 第24-25页 |
1.5 试剂配制 | 第25-26页 |
1.6 引物设计 | 第26-27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27-37页 |
2.1 样本采集 | 第27-28页 |
2.2 阳性样品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2.3 gp85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| 第29-34页 |
2.4 ALV-J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| 第34-37页 |
2.5 ALV-J感染和ND-IB疫苗的免疫实验 | 第37页 |
3 结果 | 第37-43页 |
3.1 采集样本的PCR检测结果 | 第37-38页 |
3.2 GP85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 ALV-J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| 第40-41页 |
3.4 鸡ALV-J的人工感染及其对ND-IB二联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4 讨论 | 第43-49页 |
4.1 gp85基因的序列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 遗传进化树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3 病毒感染对鸡群疫苗免疫的影响分析 | 第46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以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附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