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4-20页 |
·猪捷申病毒研究进展 | 第14-18页 |
·病原学 | 第14-15页 |
·流行病学 | 第15-16页 |
·临床症状 | 第16页 |
·病理变化 | 第16页 |
·诊断 | 第16-17页 |
·防制 | 第17-18页 |
·其他能够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病毒简介 | 第18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检测PTV、CSFV 和PRRSV 的mRT-PCR 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| 第20-2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病毒株及主要试剂 | 第20页 |
·引物筛选 | 第20页 |
·病毒标准品制备 | 第20页 |
·单个病毒RT-PCR 反应体系 | 第20-21页 |
·mRT-PCR 方法的建立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21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21页 |
·敏感性试验 | 第21页 |
·临床样本的处理及检测 | 第21页 |
·结果 | 第21-24页 |
·病毒标准品制备 | 第21页 |
·单个病毒RT-PCR | 第21-22页 |
·mRT-PCR 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| 第22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22-23页 |
·敏感性试验 | 第23页 |
·临床样本的检测 | 第23-24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检测PTV 和PCV2 的二重PCR 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| 第26-31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病毒株、质粒及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·引物筛选 | 第26页 |
·病毒标准品制备 | 第26页 |
·单个病毒PCR 反应体系 | 第26页 |
·二重PCR 方法的建立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26-27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27页 |
·敏感性试验 | 第27页 |
·临床样本的处理及检测 | 第27页 |
·结果 | 第27-29页 |
·标准品制备 | 第27页 |
·单个病毒PCR | 第27-28页 |
·二重PCR 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| 第28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28页 |
·敏感性试验 | 第28-29页 |
·临床样本的检测 | 第29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PTV-8 VP1 蛋白的原核表达、鉴定及纯化 | 第31-39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5页 |
·病毒株、菌株、细胞与血清 | 第3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1页 |
·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31页 |
·病毒基因组RNA 的提取 | 第31页 |
·VP1 基因的RT-PCR 扩增与克隆 | 第31-32页 |
·VP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2页 |
·pET-VP1 重组蛋白的表达、鉴定与条件优化 | 第32-33页 |
·pET-VP1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活性检测 | 第33-35页 |
·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VP1 基因的RT-PCR 扩增与克隆 | 第35-36页 |
·VP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6页 |
·pET-VP1 重组蛋白的表达、鉴定与条件优化 | 第36页 |
·pET-VP1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活性检测 | 第36-37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表达蛋白作为抗原的rVP1-ELISA 方法的建立 | 第39-4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病毒株、菌株、细胞与血清 | 第3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9页 |
·rVP1-ELISA 的操作程序 | 第39页 |
·抗原、血清和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一抗、二抗作用时间和显色时间的确定 | 第40页 |
·封闭液的确定 | 第40页 |
·判定标准的确定 | 第40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40页 |
·重复性试验 | 第40-41页 |
·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| 第41页 |
·结果 | 第41-44页 |
·抗原、血清和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| 第41页 |
·一抗、二抗作用时间和显色时间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封闭液的确定 | 第42页 |
·判定标准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43页 |
·敏感性试验 | 第43页 |
·重复性试验 | 第43-44页 |
·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| 第44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