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英文缩略表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猪瘟及猪瘟病毒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·猪瘟 | 第12页 |
| ·猪瘟病毒及其基因组结构 | 第12-13页 |
| ·猪瘟病毒的细胞培养 | 第13页 |
| ·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反向遗传操作概述 | 第14-16页 |
| ·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 克隆的构建 | 第14页 |
| ·应用于反向遗传学的转录系统 | 第14-15页 |
| ·应用于反向遗传学的拯救系统 | 第15-16页 |
| ·猪瘟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稳定表达 T7 RNA 聚合酶 PK-15 细胞系的建立 | 第19-2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·菌株、质粒与细胞 | 第19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| ·T7 RNAP 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| 第19页 |
| ·表达 T7 RNAP 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| 第19-20页 |
| ·瞬时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20页 |
| ·筛选浓度的确定 | 第20页 |
| ·表达 T7 RNAP 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包装 | 第20页 |
| ·细胞系筛选 | 第20-21页 |
| ·PK/T7 细胞系T7 RNAP 基因的PCR 鉴定 | 第21页 |
| ·IFA 检测T7 RNAP 在PK/T7 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21页 |
| ·PK/T7 细胞系T7 RNAP 转录活性的鉴定 | 第21页 |
| ·细胞系稳定性检测 | 第21页 |
| ·结果 | 第21-25页 |
| ·T7 RNAP 基因的扩增及克隆结果 | 第21-22页 |
| ·表达 T7 RNAP 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| 第22页 |
| ·最佳筛选浓度的确定及细胞系筛选 | 第22-23页 |
| ·PK/T7 细胞系的PCR 鉴定结果 | 第23页 |
| ·IFA 检测T7 RNAP 在PK/T7 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23-24页 |
| ·细胞系转录活性的鉴定结果 | 第24页 |
| ·细胞系稳定性检测的结果 | 第24-25页 |
| ·讨论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猪瘟病毒的拯救及鉴定 | 第27-4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5页 |
| ·菌株、质粒与细胞 | 第27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7页 |
| ·引物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·CSFV 石门株基因组cDNA 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| 第28-30页 |
| ·体外转录系统拯救病毒 | 第30页 |
| ·基于细胞内转录的病毒拯救 | 第30-32页 |
| ·RT-PCR 检测子代病毒 | 第32页 |
| ·荧光定量 RT-PCR 检测子代病毒 | 第32-33页 |
| ·IFA 检测子代病毒 | 第33页 |
| ·抗原 ELISA 检测子代病毒 | 第33页 |
| ·遗传标记的鉴定 | 第33-34页 |
| ·电镜观察 | 第34页 |
| ·病毒动力学生长曲线 | 第34页 |
| ·测序验证 | 第34-35页 |
| ·结果 | 第35-42页 |
| ·猪瘟病毒基因组cDNA 克隆各片段的扩增 | 第35页 |
| ·全长基因组cDNA 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| 第35-36页 |
| ·子代病毒 RT-PCR 检测结果 | 第36页 |
| ·荧光定量 RT-PCR 检测结果 | 第36-37页 |
| ·IFA 检测结果 | 第37-38页 |
| ·抗原 ELISA 检测结果 | 第38-39页 |
| ·遗传标记鉴定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电镜观察结果 | 第40页 |
| ·病毒动力学生长曲线 | 第40-41页 |
| ·测序验证结果 | 第41-42页 |
| ·讨论 | 第42-45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