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发现程序研究—体制外错案发现机制的合理发展路径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模式解析 | 第8-19页 |
第一节 美国对刑事错案的传统救济的困境 | 第8-10页 |
一、直接救济途径 | 第8-9页 |
二、间接救济途径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民间洗冤与“无辜者工程”的缘起 | 第10-11页 |
一、民间洗冤的历史沿革 | 第10页 |
二、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的概况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的发现程序 | 第11-15页 |
一、案件内容上的要求 | 第11-13页 |
二、案件形式上的要求 | 第13-15页 |
第四节 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经典洗冤案例实证评析 | 第15-19页 |
一、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经典洗冤案例的成因分析 | 第15页 |
二、美国冤案成因分析的权威报告 | 第15-19页 |
第二章 体制外错案发现方式的法理正当性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关于“无辜者工程”的价值评价 | 第19-22页 |
一、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的实证评价 | 第19-20页 |
二、对美国“无辜者工程”的价值评价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关于“无辜者工程”的批评性观点 | 第22-24页 |
一、受案标准存在局限性和不统一性 | 第22-23页 |
二、“无辜者工程”具有民间局限性 | 第23页 |
三、无辜者的理念可能扭曲司法制度图景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中国民间洗冤的比较分析 | 第24-29页 |
一、国内洗冤的典型案例分析 | 第24-27页 |
二、近年来中国民间洗冤的探索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中国建立体制外错案发现机制合理路径 | 第29-38页 |
第一节 严格的公益洗冤组织的底线要求 | 第29-32页 |
一、确保民间洗冤组织的独立地位 | 第29-30页 |
二、客观理性的洗冤原则 | 第30页 |
三、尊重司法裁决的既判力 | 第30页 |
四、处理好与被害人的关系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五、防止专家意见书的滥用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可能错案的筛选机制 | 第32-34页 |
一、获取无罪申请 | 第32-33页 |
二、评估无罪申请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对我国司法制度的反思 | 第34-38页 |
一、传统洗冤模式的困境 | 第35页 |
二、优化现有救济机制 | 第35-36页 |
三、接受体制外的监督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