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1.1 新媒体的概念、特点 | 第16页 |
2.1.2 城市品牌的涵义、定位、选择 | 第16-17页 |
2.1.3 城市营销与城市品牌营销 | 第17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2.2.1 城市营销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城市品牌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微品牌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石河子城市发展环境、品牌创建能力分析 | 第20-28页 |
3.1 石河子概况 | 第20页 |
3.2 石河子新媒体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3.3 新媒体时代石河子城市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3.1 政治环境 | 第21-22页 |
3.3.2 经济环境 | 第22页 |
3.3.3 社会及自然环境 | 第22-23页 |
3.3.4 科技环境 | 第23-24页 |
3.4 新媒体时代石河子城市品牌创建能力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4.1 优势 | 第24-26页 |
3.4.2 劣势 | 第26-27页 |
3.4.3 机会 | 第27页 |
3.4.4 威胁 | 第27页 |
3.4.5 总结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石河子城市品牌定位 | 第28-30页 |
4.1 城市品牌定位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8页 |
4.1.1 创造品牌核心价值 | 第28页 |
4.1.2 与公众及投资者建立长期的、稳固的关系 | 第28页 |
4.1.3 为城市品牌建设与营销指引方向 | 第28页 |
4.2 石河子城市品牌定位 | 第28-29页 |
4.2.1 文化定位:军垦名城 | 第28-29页 |
4.2.2 功能定位:乌鲁木齐副中心城市 | 第29页 |
4.3 石河子城市品牌营销的目标群体 | 第29-30页 |
4.3.1 投资者 | 第29页 |
4.3.2 游客 | 第29页 |
4.3.3 社会公众 | 第29-30页 |
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石河子城市品牌建设研究 | 第30-37页 |
5.1 石河子城市品牌建设的宗旨 | 第30页 |
5.2 石河子城市品牌建设的组织结构设计 | 第30-31页 |
5.3“军垦名城”的石河子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| 第31-33页 |
5.3.1 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| 第31页 |
5.3.2 打造文化家园 | 第31页 |
5.3.3 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军垦文艺作品 | 第31-32页 |
5.3.4 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设施建设 | 第32页 |
5.3.5 以兵团精神引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| 第32-33页 |
5.4“乌鲁木齐副中心城市”的石河子城市功能品牌建设 | 第33-37页 |
5.4.1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 | 第33页 |
5.4.2 统筹城区、园区、团场建设 | 第33-35页 |
5.4.3 调整产业结构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| 第35页 |
5.4.4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| 第35-37页 |
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石河子城市品牌营销建议 | 第37-40页 |
6.1 整合传统媒体,建立新媒体中心 | 第37页 |
6.2 完善机制,确保信息安全 | 第37页 |
6.3 城市品牌形象的网上展示 | 第37-38页 |
6.4 明确宣传内容,讲好石河子故事 | 第38页 |
6.4.1 城市名片、名优特产品的宣传 | 第38页 |
6.4.2 加强舆论引导,服务维稳工作大局 | 第38页 |
6.4.3 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宣传 | 第38页 |
6.4.4 宣传石河子军垦文化特色 | 第38页 |
6.4.5 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 | 第38页 |
6.5 树立城市品牌的危机管理理念 | 第38-39页 |
6.6 对城市品牌营销的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工作 | 第39-40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5-47页 |
附件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