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铋基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-4页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5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的介绍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概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要介绍第18-19页
    1.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9-23页
    1.5 铋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单质Bi作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Bi_2O_3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其他铋基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8-31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,内容和意义第31-33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-39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3页
    2.2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2.3 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案第34-35页
    2.4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微观形貌表征及能谱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X射线衍射(XRD)表征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表征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拉曼光谱(Raman)表征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热失重(TG)表征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孔分布及比表面积表征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5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极制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纽扣式半电池的组装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循环伏安(CV)表征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交流阻抗(EIS)表征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恒流充放电表征分析第38-39页
第三章 Bi_2O_2CO_3@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39-5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9-40页
    3.3 BOCO@GA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扫描电镜(SEM)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透射电镜(TEM)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表征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小结第49页
    3.4 BOCO@GA复合材料低温碳化及性能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X射线衍射(XRD)表征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扫描电镜(SEM)表征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透射电镜(TEM)表征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小结第54-5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四章 Bi@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57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7页
    4.2 实验过程第57-5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射线衍射(XRD)表征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扫描电镜(SEM)表征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透射电镜(TEM)表征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热失重(TG)表征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表征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6-69页
第五章 花状Bi@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第69-8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9页
    5.2 实验过程第69-71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扫描电镜(SEM)表征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透射电镜(TEM)表征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X射线衍射(XRD)表征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拉曼分析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热失重分析(TG)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表征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孔分布及比表面积表征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电化学性能分析表征分析第78-8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第六章 结论第85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3页
致谢第93-95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第95-97页
作者简介第97页
导师简介第97-99页
附件第99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芳胺开环反应构建影像学引导的多功能纳米抗癌治疗平台
下一篇:聚(氨酯—异氰酸酯)网络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