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提问现状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9页 |
第一节 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一、课堂提问的定义 | 第15页 |
二、课堂提问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一、Krashen可理解性输入假说 | 第17-18页 |
二、Swain可理解性输出假说 | 第18-19页 |
三、Jean Piaget认知发展理论 | 第19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| 第19-24页 |
一、国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二、国内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| 第21-24页 |
第四节 国内外有关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 | 第24-27页 |
一、国外有关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二、国内有关学生课堂提问的研究 | 第25-27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27-29页 |
一、在教师课堂提问方面 | 第27页 |
二、在学生课堂提问方面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9-33页 |
第一节 研究问题 | 第29页 |
第二节 研究对象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一、课堂观察法 | 第30页 |
二、访谈法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研究步骤 | 第31-33页 |
一、课堂观察 | 第31页 |
二、课堂录音转写 | 第31页 |
三、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| 第33-59页 |
第一节 教师课堂提问总体情况分析 | 第33-39页 |
一、提问类型情况 | 第33-34页 |
二、提问形式情况 | 第34-35页 |
三、提问方式情况 | 第35-36页 |
四、候答时间情况 | 第36-37页 |
五、提问反馈情况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不同年级教师课堂提问呈现的特征 | 第39-52页 |
一、提问类型特征 | 第39-40页 |
二、提问形式特征 | 第40-43页 |
三、提问方式特征 | 第43-45页 |
四、候答时间特征 | 第45-47页 |
五、提问反馈特征 | 第47-52页 |
第三节 学生课堂提问的总体情况分析 | 第52-54页 |
一、提问的数量和类型情况 | 第52页 |
二、提问形式情况 | 第52-53页 |
三、提问方式情况 | 第53-54页 |
第四节 不同年级学生课堂提问呈现的特征 | 第54-59页 |
一、提问的数量和类型特征 | 第54-56页 |
二、提问形式特征 | 第56-57页 |
三、提问方式特征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9-65页 |
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| 第59-61页 |
一、教师课堂提问的总体情况 | 第59页 |
二、不同年级教师课堂提问呈现的特征 | 第59-60页 |
三、学生课堂提问的总体情况 | 第60页 |
四、不同年级学生课堂提问呈现的特征 | 第60-61页 |
第二节 教学建议 | 第61-63页 |
一、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 | 第61页 |
二、改善教师提问现状 | 第61-62页 |
三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| 第62页 |
四、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| 第62-63页 |
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一、研究的局限性 | 第63页 |
二、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| 第63-64页 |
第四节 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录一 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 | 第69-71页 |
附录二 学生课堂提问观察量表 | 第71-73页 |
附录三 教师访谈 | 第73-75页 |
附录四 学生访谈 | 第75-77页 |
附录五 录音转写材料 | 第77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