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低碳经济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章结构和创新之处 | 第12-14页 |
1.3.1 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3.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 | 第14-21页 |
2.1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容 | 第14-16页 |
2.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 | 第16-21页 |
第3章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| 第21-30页 |
3.1 低碳经济概述 | 第21-25页 |
3.1.1 低碳经济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3.1.2 低碳经济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3.1.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3.2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6页 |
3.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26-30页 |
3.3.1 经济环境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.2 政治环境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.3 文化环境分析 | 第28页 |
3.3.4 技术环境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健康发展的对策 | 第30-39页 |
4.1 世界上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国家的经验 | 第30-32页 |
4.1.1 英国 | 第30-31页 |
4.1.2 美国 | 第31页 |
4.1.3 日本 | 第31-32页 |
4.1.4 印度 | 第32页 |
4.2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| 第32-34页 |
4.3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体系 | 第34-35页 |
4.3.1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| 第34页 |
4.3.2 大力发展服务业 | 第34页 |
4.3.3 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| 第34-35页 |
4.4 确立和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制度保障 | 第35-36页 |
4.4.1 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| 第35页 |
4.4.2 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 | 第35-36页 |
4.4.3 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| 第36页 |
4.5 改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文化环境 | 第36-37页 |
4.5.1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性政策 | 第36-37页 |
4.5.2 倡导低碳消费,推动生活方式低碳化 | 第37页 |
4.5.3 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 | 第37页 |
4.6 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驱动 | 第37-39页 |
4.6.1 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,提高技术水平 | 第37-38页 |
4.6.2 积极研发新技术,提高煤炭的能源利用率 | 第38页 |
4.6.3 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