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6页 |
绪论 | 第17-31页 |
(一) 媒体与民主关系研究之背景 | 第18-22页 |
1.西方民主概念在晚清时期的流变 | 第18-20页 |
2.媒体对民主的传播与建构 | 第20-22页 |
(二) 晚清报刊对民主传播与发展的研究现状 | 第22-31页 |
1.媒体与民主关系研究 | 第22-25页 |
2.晚清社会思潮研究 | 第25-27页 |
3.晚清时期民主思想研究 | 第27-31页 |
一、 早期传教士及其报刊对民主思想的引介 | 第31-51页 |
(一) 16-18 世纪初天主教传教士艰难的宗教传播过程 | 第31-34页 |
(二) 民主在西方的发轫及在中国早期的译介 | 第34-39页 |
1.现代民主在西方的发轫 | 第34-35页 |
2.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对“自由”、“民主”的译介 | 第35-39页 |
(三) 早期传教士报刊对“民主”一词的引入 | 第39-48页 |
1.早期传教士报刊办报以“文字布道” | 第39-42页 |
2.传教士报刊由单纯“文字布道”向涉及政治内容转变 | 第42-48页 |
(四) 早期报刊对民主思想的引介仅激起轻微的涟漪 | 第48-51页 |
二、 传教士报刊对中国民主思想的推动 | 第51-80页 |
(一)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传播 | 第51-68页 |
1.传教士报刊论调变化:由单纯介绍英美民主制度到宣扬主权在民 | 第52-58页 |
2.复刊后的《万国公报》:鼓吹变法革新 | 第58-68页 |
(二) 天主教报刊:倡导“西学救国” | 第68-71页 |
(三) 早期外人商业报刊与其多变之论调 | 第71-75页 |
1. 早期《申报》民主论调多变 | 第71-74页 |
2. 《字林沪报》与设立议院说 | 第74-75页 |
(四) 传教士报刊民主思想传播的方式与内容差异明显 | 第75-80页 |
三、 早期国内报刊对民主的刻板译介及阐述 | 第80-111页 |
(一) 国人从译报到办报,由单纯译介到有感而发 | 第80-94页 |
1. 早期的译报对西方政治体制的介绍 | 第80-91页 |
2. 洋务派《西国近事汇编》对议会内容的译介 | 第91-94页 |
(二) 早期知识分子报刊传播“对西方政制择善而从之” | 第94-104页 |
1. 《循环日报》以政论鼓吹“君民共主” | 第95-100页 |
2. 《申报》等报刊文章内容提倡“设议院” | 第100-104页 |
(三) 早期知识分子报刊内容倡“民权”而反“民主” | 第104-107页 |
1.我国早期的民本思想与清末民初的“新民本”思想 | 第104-106页 |
2.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美好向往 | 第106-107页 |
(四) 报刊对民主观念的传播与经世致用思潮的交融嬗变 | 第107-111页 |
四、 维新派报刊中民主民权观的理性与激进对抗 | 第111-170页 |
(一) 《直报》与《国闻报》:由激进到理性的民主思想演进 | 第111-136页 |
1. 《直报》:鼓吹自由、民主、富强之理 | 第112-122页 |
2.天津《国闻报》与《国闻汇编》:对维新变法的支持 | 第122-132页 |
3.严复“自由为体,民主为用”的变革观 | 第132-135页 |
4.引介西方自由、民主的“西学第一者” | 第135-136页 |
(二) 维新派报刊提倡开民智以兴民权 | 第136-155页 |
1. 开维新舆论之先气的早期维新报刊 | 第137-141页 |
2. 《时务报》:“开民智、兴民权” | 第141-152页 |
3.《镜海丛报》到《知新报》:澳门报刊的声援与记录 | 第152-155页 |
(三) 维新派左翼报刊鼓吹激烈的民权民主思想 | 第155-166页 |
1. 《湘学新报》:对民主民权的宣传 | 第155-160页 |
2. 《湘报》:鼓吹的民权平等思想 | 第160-166页 |
(四) 维新报刊催生国人不可磨灭的变法思想 | 第166-170页 |
五、 戊戌政变后立宪报刊开启民主启蒙之路 | 第170-196页 |
(一) 《清议报》:主持清议,开发民智 | 第170-179页 |
1.“尊皇”、“讨贼”与“预备立宪” | 第172-173页 |
2.开民智,伸张民权 | 第173-177页 |
3.鼓吹革命 | 第177-178页 |
4.出版自由与言论自由 | 第178-179页 |
(二) 《新民丛报》:渐进式的民主观 | 第179-186页 |
1.引介“新学”以“新民” | 第180-182页 |
2.宣传民主与自由思想 | 第182-185页 |
3.支持渐进式的改良政治 | 第185-186页 |
(三) 国内立宪报刊开启民智,鼓吹立宪政治 | 第186-193页 |
1.立宪报刊合力要求政治改革 | 第186-191页 |
2.以报刊舆论发动国会请愿活动 | 第191-193页 |
(四) 立宪报刊对社会的宪政思想启蒙 | 第193-196页 |
六、 20 世纪初报刊民主传播的分流 | 第196-230页 |
(一) 20 世纪初报刊民主传播分流的背景 | 第196-198页 |
(二) 20 世纪初报刊中民主革命观的弥漫与传播 | 第198-207页 |
1.《中国日报》效法美国鼓吹流血之民主革命 | 第198-202页 |
2.留日学生报刊由开民智到鼓吹革命 | 第202-205页 |
3.国内革命报刊对民主革命的大声疾呼 | 第205-207页 |
(三) 革命派与立宪派报刊中民主实现路径及方式之争 | 第207-216页 |
1.君主立宪派报刊中审慎的民主观 | 第208-210页 |
2.革命派革命报刊中的浪漫主义民主观 | 第210-216页 |
(四) 20 世纪初报刊对严复系统民主观念的转载与传播 | 第216-228页 |
1. 严复译介《法意》引入“天赋人权”观 | 第217-222页 |
2. 报刊连载严复讲稿传播“立宪” | 第222-228页 |
(五) 20 世纪初报刊民主传播的目的性与现实性 | 第228-230页 |
结论:民主思想在晚清报刊中传播的异化与流变 | 第230-243页 |
(一) 晚清报刊中的“民主”与西方民主概念具有差异 | 第230-232页 |
(二) 早期报刊有提倡“民权”反对“民主”之倾向 | 第232-235页 |
(三) 言论空间松动,晚清报刊民主思想传播力量日益增大 | 第235-238页 |
(四) 知识分子报刊以传播民主思想作为参政途径 | 第238-2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3-258页 |
发表论文 | 第258-259页 |
致谢 | 第259-2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