镗床支承件结构设计与评价
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页 | 
| 1 绪论 | 第8-18页 | 
| 1.1 课题来源 | 第8页 | 
| 1.2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 
| 1.3 机床支承件结构设计研究综述 | 第9-17页 | 
| 1.3.1 支承件结构设计方法 | 第9-10页 | 
| 1.3.2 支承件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 
| 1.3.3 支承件评价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 
| 1.3.4 课题组研究基础 | 第14-17页 | 
| 1.4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 
| 2 机床支承件结构与几何物理模型 | 第18-30页 | 
| 2.1 机床支承件结构特征 | 第18-19页 | 
| 2.1.1 镗床整机构型及参数 | 第18-19页 | 
| 2.1.2 支承件结构特征 | 第19页 | 
| 2.2 机床支承件载荷与约束分析 | 第19-28页 | 
| 2.2.1 机床切削载荷 | 第20-21页 | 
| 2.2.2 立柱有限元工况载荷 | 第21-26页 | 
| 2.2.3 立柱结合面等效 | 第26-28页 | 
| 2.3 机床支承件静态计算灵敏度分析 | 第28-29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 
| 3 机床支承件结构性能计算 | 第30-36页 | 
| 3.1 机床支承件有限元建模 | 第30-34页 | 
| 3.1.1 龙门立柱实体模型处理 | 第30-32页 | 
| 3.1.2 龙门立柱有限元前处理 | 第32-34页 | 
| 3.2 静态性能计算与结果提取 | 第34-35页 | 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 
| 4 机床支承件结构优化及方案设计 | 第36-46页 | 
| 4.1 拓扑优化模型 | 第36-39页 | 
| 4.1.1 建立有限元模型 | 第36-37页 | 
| 4.1.2 设置边界条件 | 第37-39页 | 
| 4.2 优化设置及分析结果 | 第39-42页 | 
| 4.2.1 定义优化问题 | 第39-41页 | 
| 4.2.2 拓扑优化结果 | 第41-42页 | 
| 4.3 结构方案设计 | 第42-45页 | 
| 4.3.1 概念模型设计 | 第42-43页 | 
| 4.3.2 结构方案设计 | 第43-45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 
| 5 机床支承件参数化评价 | 第46-59页 | 
| 5.1 分析结果处理 | 第46-49页 | 
| 5.1.1 圣维南原理 | 第46-47页 | 
| 5.1.2 结果处理方法 | 第47-49页 | 
| 5.2 单元结构性能试验 | 第49-51页 | 
| 5.2.1 单元结构试验 | 第49-50页 | 
| 5.2.2 单元性能计算 | 第50页 | 
| 5.2.3 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 | 第50-51页 | 
| 5.3 参数化评价方法 | 第51-52页 | 
| 5.3.1 参数类比 | 第51-52页 | 
| 5.3.2 评价模型 | 第52页 | 
| 5.4 机床支承件结构评价 | 第52-56页 | 
| 5.5 尺寸优化 | 第56-58页 | 
| 5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 
| 结论 | 第59-60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 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4-65页 | 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