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概述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量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5-28页 |
第一节 研究区域位置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大地构造位置 | 第16页 |
第三节 区域地层 | 第16-22页 |
第四节 区域岩浆岩 | 第22-23页 |
第五节 区域构造 | 第23-26页 |
第六节 区域矿产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 | 第28-34页 |
第一节 地层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岩浆岩 | 第30页 |
第三节 构造 | 第30页 |
第四节 矿床特征 | 第30-34页 |
第四章 祖母绿电子探针研究 | 第34-42页 |
第一节 电子探针分析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不同产地、不同成因的祖母绿微量元素对比分析 | 第36-42页 |
第五章 祖母绿谱学研究 | 第42-64页 |
第一节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| 第42-46页 |
第二节 红外光谱研究 | 第46-56页 |
第三节 激光拉曼光谱研究 | 第56-64页 |
第六章 祖母绿XRD研究 | 第64-69页 |
第七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| 第69-79页 |
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| 第69-71页 |
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| 第71-75页 |
第三节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研究 | 第75-77页 |
第四节 麻栗坡祖母绿矿床的流体性质 | 第77-79页 |
第八章 主要结论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