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机械陀螺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微机械陀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微机械陀螺测试设备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微机械陀螺工作原理及分析 | 第15-24页 |
2.1 哥氏加速度 | 第15-17页 |
2.2 微机械陀螺的动力学特性 | 第17-20页 |
2.2.1 开环模式 | 第17-20页 |
2.2.2 闭环模式 | 第20页 |
2.3 静电驱动 | 第20-21页 |
2.4 电容检测 | 第21-22页 |
2.5 陀螺测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微机械陀螺的批量测试方法设计 | 第24-44页 |
3.1 理论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.1 解耦测试原理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1.2 陀螺坐标系三轴激励测试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 标度因数和安装误差的测试 | 第28-29页 |
3.3 阈值的测试 | 第29-30页 |
3.4 分辨率的测试 | 第30-31页 |
3.5 标度因数温度系数和零偏温度系数的测试 | 第31-35页 |
3.5.1 传统测试方法 | 第31页 |
3.5.2 改进的测试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5.3 快速标定方法及其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5.4 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3.6 标度因数和零偏温度补偿算法 | 第35-43页 |
3.6.1 最小二乘基本原理和多项式拟合 | 第35-37页 |
3.6.2 BP神经网络算法 | 第37-41页 |
3.6.3 灰色预测模型 | 第41-4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微机械陀螺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| 第44-58页 |
4.1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| 第44-51页 |
4.1.1 FPGA最小系统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1.2 AD转换电路设计 | 第45-48页 |
4.1.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| 第48页 |
4.1.4 数据传输电路设计 | 第48-50页 |
4.1.5 电源模块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2 整个系统的PCB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2.1 设计的注意事项 | 第51-52页 |
4.2.2 PCB的设计 | 第52页 |
4.3 FPGA程序设计 | 第52-57页 |
4.3.1 锁相环设置 | 第52-53页 |
4.3.2 AD接口模块程序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3.3 FIFO模块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3.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3.5 USB接口模块设计 | 第56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微机械陀螺的测试与分析 | 第58-85页 |
5.1 标度因数和安装误差测试 | 第58-67页 |
5.1.1 陀螺坐标系三轴分别激励测试 | 第58-63页 |
5.1.2 标度因数测试方法一 | 第63-64页 |
5.1.3 标度因数测试方法二 | 第64-66页 |
5.1.4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2 标度因数和零偏温度测试 | 第67-84页 |
5.2.1 不同温度下标度因数的测试 | 第67-68页 |
5.2.2 不同温度下零偏的测试 | 第68-69页 |
5.2.3 标度因数温度补偿 | 第69-78页 |
5.2.4 零偏温度补偿 | 第78-82页 |
5.2.5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82-8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结论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