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类中心主义”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与超越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2.1“人类中心主义”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2 非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2.3 文献综述简析 | 第16-17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“人类中心主义”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 | 第20-31页 |
2.1“人类中心主义”的界定 | 第20-22页 |
2.1.1 人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2“人类中心主义”伦理观和价值观 | 第21-22页 |
2.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界定 | 第22-26页 |
2.2.1 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| 第23-24页 |
2.2.2 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| 第24-26页 |
2.3 合理性 | 第26-30页 |
2.3.1 共同的出发点——解决环境问题 | 第26-28页 |
2.3.2 共同的目的—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| 第28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“人类中心主义”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| 第31-37页 |
3.1“人类中心主义”困境 | 第31-33页 |
3.1.1 泛化的伦理观、价值观 | 第31-32页 |
3.1.2 对人性的削弱 | 第32-33页 |
3.2 非人类中心主义困境 | 第33-36页 |
3.2.1 泛化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| 第33-34页 |
3.2.2 对人性的抹杀 | 第34-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 | 第37-43页 |
4.1 类本位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 | 第37-39页 |
4.1.1“类”理论的提出 | 第37-38页 |
4.1.2 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 | 第38-39页 |
4.2 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的界定 | 第39-42页 |
4.2.1 人的最高形态 | 第39-41页 |
4.2.2 人与自然的统一 | 第41-4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