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交车辆站点停靠模型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3 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公交车辆站点停靠时间估算模型研究 | 第19-31页 |
2.1 公交车辆到站规律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2 停靠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0-24页 |
2.2.1 乘客数量 | 第20-22页 |
2.2.2 公交车内拥挤程度 | 第22-24页 |
2.2.3 公交车门台阶数量 | 第24页 |
2.2.4 公交车门数量 | 第24页 |
2.3 停靠时间估算模型构建与求解 | 第24-28页 |
2.3.1 方法描述与模型建立 | 第24-25页 |
2.3.2 参数标定 | 第25-28页 |
2.4 模型验证 | 第28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公交站点选择性拒载控制策略研究 | 第31-47页 |
3.1 公交串车形成机理 | 第31页 |
3.2 公交站点控制策略选择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.1 控制策略概述 | 第31-32页 |
3.2.2 控制策略选择 | 第32-33页 |
3.3 公交站点拒载控制策略研究 | 第33-40页 |
3.3.1 公交系统描述及车头时距演化预测 | 第33-37页 |
3.3.2 控制目标与约束条件 | 第37-40页 |
3.4 理想控制策略数值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4.1 参数输入 | 第40页 |
3.4.2 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5 实例验证 | 第42-46页 |
3.5.1 案例概述 | 第42-43页 |
3.5.2 验证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公交站点联合控制模型研究 | 第47-63页 |
4.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| 第47页 |
4.2 控制策略选择与系统描述 | 第47-49页 |
4.2.1 控制策略选择 | 第47-48页 |
4.2.2 系统描述 | 第48-49页 |
4.3 联合控制模型构建与求解 | 第49-55页 |
4.3.1 模型假设 | 第49页 |
4.3.2 模型的目标函数 | 第49-52页 |
4.3.3 模型约束条件 | 第52-54页 |
4.3.4 模型求解 | 第54-55页 |
4.4 算例分析 | 第55-61页 |
4.4.1 算例概述 | 第55-56页 |
4.4.2 仿真结果 | 第56-58页 |
4.4.3 对比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3-64页 |
5.1.1 论文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
5.1.2 论文新意 | 第63-64页 |
5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