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范围之完善--以非法言词证据为重点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导论 | 第8-12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(三)研究方法与路径 | 第11-12页 |
一、非法证据及其排除范围的概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合法证据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(二)非法证据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(三)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界定 | 第15-18页 |
二、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4页 |
(一)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历史演变 | 第18-20页 |
(二)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现状评析 | 第20-21页 |
(三)我国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范围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4页 |
三、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法理依据 | 第24-29页 |
(一)尊重和保障人权 | 第24-25页 |
(二)防止公权力滥用 | 第25-26页 |
(三)维护司法公正 | 第26-27页 |
(四)保障规则有效实施 | 第27-29页 |
四、域外国家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立法考察 | 第29-36页 |
(一)英美法系主要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范围 | 第29-32页 |
(二)大陆法系主要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范围 | 第32-33页 |
(三)发达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借鉴 | 第33-36页 |
五、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若干构想 | 第36-48页 |
(一)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准确表述排除范围 | 第36-38页 |
(二)尽可能列举“非法方法”的具体表现形式 | 第38-41页 |
(三)扩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证据种类 | 第41-44页 |
(四)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“毒树之果”排除规则 | 第44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