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光学参量放大及其成像 | 第12-17页 |
1.1.1 光参量放大 | 第12-13页 |
1.1.2 光参量放大成像的基本思想 | 第13-14页 |
1.1.3 光参量放大成像的发展与应用 | 第14-17页 |
1.2 瞬态光学成像 | 第17-22页 |
1.2.1 瞬态光学成像概述 | 第17-19页 |
1.2.2 现有的瞬态光学成像技术 | 第19-22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、安排及创新点 | 第22-25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内容、安排 | 第22-23页 |
1.3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光参量放大基本理论研究 | 第25-50页 |
2.1 光学参量放大的耦合波方程 | 第25-28页 |
2.2 光波在OPA晶体的传播 | 第28-33页 |
2.2.1 常用的OPA晶体 | 第28-30页 |
2.2.2 光波在单轴晶体传播 | 第30-31页 |
2.2.3 光波在双轴晶体传播 | 第31-33页 |
2.3 晶体的相位匹配 | 第33-36页 |
2.3.1 相位匹配的概念 | 第33-34页 |
2.3.2 相位匹配角的计算 | 第34-36页 |
2.4 走离效应 | 第36-39页 |
2.4.1 空间走离效应 | 第36-38页 |
2.4.2 时间走离效应 | 第38-39页 |
2.5 OPA的增益特性 | 第39-43页 |
2.5.1 三波耦合的数值解 | 第39-40页 |
2.5.2 小信号近似 | 第40-43页 |
2.6 超宽带OPA的带宽特性 | 第43-49页 |
2.6.1 超宽带的相位匹配 | 第43-45页 |
2.6.2 参量带宽 | 第45-47页 |
2.6.3 增益带宽 | 第47-49页 |
2.7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3章 光参量放大成像的空间特性研究 | 第50-61页 |
3.1 光参量放大成像的结构 | 第50-51页 |
3.2 参量放大器的空间增益特性 | 第51-55页 |
3.2.1 空间增益特性 | 第51-52页 |
3.2.2 小信号近似 | 第52-55页 |
3.3 空间频率带宽特性 | 第55-58页 |
3.3.1 接受容限角 | 第55-56页 |
3.3.2 增益空间频率带宽 | 第56-58页 |
3.4 泵浦光不均匀性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3.5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4章 高空间分辨的飞秒光参量放大成像 | 第61-80页 |
4.1 连续光照明、飞秒脉冲泵浦的OPA成像 | 第61-65页 |
4.1.1 type-Ⅰ OPA的设计及其空间增益特性 | 第62-63页 |
4.1.2 type-Ⅰ OPA实验装置 | 第63-64页 |
4.1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5页 |
4.2 type-Ⅱ高空间分辨的OPA成像 | 第65-73页 |
4.2.1 角色散与几何拖尾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4.2.2 空间几何拖尾效应的消除 | 第67-69页 |
4.2.3 角度非临界相位匹配 | 第69-71页 |
4.2.4 type-Ⅱ OPA实验结果 | 第71-73页 |
4.3 飞秒激光脉冲的OPA成像 | 第73-79页 |
4.3.1 实验装置与描述 | 第73-74页 |
4.3.2 OPA晶体的设计 | 第74-76页 |
4.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6-79页 |
4.4 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5章 飞秒泵浦-探测的光参量放大多幅成像 | 第80-96页 |
5.1 飞秒泵浦-探测技术 | 第80-82页 |
5.2 连续光照明、飞秒泵浦的OPA多幅成像 | 第82-90页 |
5.2.1 实验装置与描述 | 第82-84页 |
5.2.2 等离子体光栅 | 第84-87页 |
5.2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7-90页 |
5.3 飞秒脉冲照明与泵浦的OPA超快多幅成像 | 第90-95页 |
5.3.1 实验装置与描述 | 第91-92页 |
5.3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2-95页 |
5.4 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6章 基于光参量放大的超快实时多幅成像 | 第96-108页 |
6.1 连续光照明的OPA超快多幅成像 | 第96-101页 |
6.1.1 实验装置与描述 | 第96-98页 |
6.1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8-101页 |
6.2 啁啾脉冲为信号的OPA超快多幅成像 | 第101-107页 |
6.2.1 实验装置与描述 | 第101-103页 |
6.2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3-107页 |
6.3 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8-110页 |
7.1 总结 | 第108-109页 |
7.2 展望 | 第109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19-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