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| 第11-21页 |
1.1 环境权与公益诉讼 | 第11-14页 |
1.1.1 环境权 | 第11-13页 |
1.1.2 公益诉讼 | 第13-14页 |
1.2 公共利益 | 第14-15页 |
1.3 环境公益诉讼的含义与类型 | 第15-16页 |
1.3.1 环境公益诉讼的含义 | 第15页 |
1.3.2 环境公益诉讼的类型 | 第15-16页 |
1.4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| 第16-18页 |
1.4.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含义 | 第16页 |
1.4.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1.5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价值 | 第18-21页 |
1.5.1 有利于完善我国诉讼制度以及弥补司法机制缺陷 | 第18页 |
1.5.2 有利于弥补行政机制的不足 | 第18-19页 |
1.5.3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| 第19页 |
1.5.4 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| 第19页 |
1.5.5 有利于形成新的环境公共政策 | 第19-20页 |
1.5.6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国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考察 | 第21-27页 |
2.1 英美法系 | 第21-24页 |
2.1.1 英国的检举人诉讼制度 | 第21页 |
2.1.2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 | 第21-23页 |
2.1.3 印度的书信管辖权和司法调查权 | 第23-24页 |
2.2 大陆法系 | 第24-25页 |
2.2.1 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 | 第24页 |
2.2.2 法国的民事公诉制度 | 第24-25页 |
2.2.3 日本的选举人诉讼制度 | 第25页 |
2.3 域外启示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现状 | 第27-33页 |
3.1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现状 | 第27页 |
3.2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现状 | 第27-33页 |
3.2.1 环保民间组织 | 第28-29页 |
3.2.2 环保行政机关 | 第29-30页 |
3.2.3 检察机关 | 第30-32页 |
3.2.4 司法实践的启示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| 第33-41页 |
4.1 诉讼主体的诉权顺位协调机制 | 第33-34页 |
4.2 举证责任 | 第34页 |
4.3 支持起诉制度 | 第34-35页 |
4.4 督促起诉制度 | 第35页 |
4.5 诉前禁令 | 第35-36页 |
4.6 案件的执行 | 第36-37页 |
4.7 防止滥诉机制 | 第37-38页 |
4.7.1 诉前告知程序 | 第37-38页 |
4.7.2 滥诉惩罚机制 | 第38页 |
4.8 诉讼费用与激励制度 | 第38-41页 |
4.8.1 诉讼费用 | 第38-39页 |
4.8.2 激励制度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