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5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前言 | 第13-15页 |
文献回顾 | 第15-23页 |
1.缺血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| 第15页 |
2.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 | 第15-19页 |
3.线粒体 DNA 与动脉粥样硬化 | 第19-23页 |
1 设计类型与样本选取 | 第23-26页 |
1.1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1.2 入组标准 | 第23-24页 |
1.3 排除标准 | 第24页 |
1.4 伦理学审批及知情同意 | 第24页 |
1.5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1.6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5页 |
1.7 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2 方法 | 第26-34页 |
2.1 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 | 第26-27页 |
2.2 血液样本采集、处理和储存 | 第27-30页 |
2.3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0-33页 |
2.4 统计学方法 | 第33-34页 |
3 结果 | 第34-42页 |
3.1 研究人群的基线资料分布特征 | 第34-36页 |
3.2 mtDNA拷贝数的分布特征 | 第36-39页 |
3.3 线粒体DNA拷贝数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 | 第39-40页 |
3.4 线粒体DNA拷贝数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 | 第40页 |
3.5 线粒体DNA拷贝数是否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| 第40页 |
3.6 线粒体DNA拷贝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| 第40-42页 |
4 讨论 | 第42-47页 |
小结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6页 |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