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--治疗学论文--急症、急救处理论文

外科ICU死亡原因和高危因素分析及电针对脓毒症大鼠抗炎效应的研究

缩略语表第5-6页
中文摘要第6-11页
英文摘要第11-16页
前言第17-18页
文献回顾第18-25页
第一部分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原因第25-37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观察指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统计学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相关疾病的定义第26-27页
    2 结果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一般资料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死亡原因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转入ICU的病因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转入ICU的科室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外科ICU病人主要合并的基础疾病第32-33页
    3 讨论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病死率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SAP救治率的提高是近年来病死率降低的原因之一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以前急性肾损伤(AKI)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,病死率高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近年来严重创伤、严重脓毒症救治成功率也有提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脓毒症是引起ICU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第35-37页
第二部分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第37-42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观察指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统计学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2 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死亡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死亡高危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3 讨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外科ICU的自身特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外科ICU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第40-42页
第三部分 电针对脓毒症后大鼠的影响第42-56页
    1 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对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手术器械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43页
    2 方法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分组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CLP及Sham模型制作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ELISA法测TNF-α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western blot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电针百会穴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免疫荧光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7 统计方法第49页
    3 结果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结果一CLP模型造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结果二细胞因子分泌时相检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结果三电针可以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治疗脓毒症大鼠第52-54页
    4 讨论第54-56页
小结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5页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外周血线粒体DNA拷贝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
下一篇:多乐氟、护牙素及含氟牙膏促进釉质再矿化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