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兰西文学批评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家的启示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一、葛兰西生平及其著作的影响力 | 第7页 |
二、葛兰西理论与中国文化环境的契合点 | 第7-10页 |
三、本文内容概述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、文学批评家的使命:争取“文化霸权”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文化霸权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葛兰西的文学批评观 | 第16-20页 |
一、民族-人民的文学 | 第16-18页 |
二、文学内容与的本末之思 | 第18-19页 |
三、文学与历史的辩证关系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文学争取文化霸权的重要意义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 作为“知识分子”的文学批评家 | 第24-37页 |
第一节 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| 第24-28页 |
一 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| 第24-28页 |
第二节 文学批评家的角色特征 | 第28-32页 |
一、文学批评家和文学作家的区别 | 第28-29页 |
二、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学批评家 | 第29-31页 |
三、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学批评家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文学批评家的职责 | 第32-37页 |
一、争取本民族的新文明 | 第32-34页 |
二、推动发展新艺术形式 | 第34-35页 |
三、培养艺术家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时代责任 | 第37-51页 |
第一节 当代文化环境对文学批评家提出的挑战 | 第37-43页 |
一、当代传播媒介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 | 第38-40页 |
二、商业时尚化标准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标准 | 第40-41页 |
三、大众消费心理对有效推广经典文化造成障碍 | 第41-42页 |
四、文艺学学科特点对文学批评家突破自身提出的挑战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当代文学批评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| 第43-47页 |
一、对时代精神具有敏锐的觉察力 | 第44-45页 |
二、深厚并且多元化的知识修养 | 第45-46页 |
三、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行为操守 | 第47-51页 |
一、实现公众性的同时不失独立人格 | 第47-48页 |
二、以客观态度面对批评客体 | 第48-49页 |
三、承担知识分子的岗位责任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4页 |
注释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