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指标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目标和效果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创新点第13-14页
2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基础第14-22页
    2.1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内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定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观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第18-19页
    2.3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知识生产模式与高校绩效评价第20-22页
3 国外高校绩效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及启示第22-36页
    3.1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全美公共政策与研究中心的高校评价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美国地方政府的高校评价第23-24页
    3.2 英国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英国高校的绩效报告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英国高校的科研评价第25-27页
    3.3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澳大利亚高校绩效评价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澳大利亚高校教学绩效评价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澳大利亚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国外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及启示第29-30页
    4.1 教育科学研究院绩效报告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教育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价初探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育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价改进第31-32页
    4.2 中国校友会网高校评价体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国校友会网高校评价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国校友会网高校评价指标构成第33-34页
    4.3 武汉大学高校评价体系第34页
    4.4 对比分析及启示第34-36页
5 国内外绩效评价体系优缺点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5.1 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点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加强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与监督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善了高校的内部管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促进提升了高校的整体效益第36-37页
    5.2 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价体系的缺点第37-38页
6 结合C大学实际案例构建高校绩效 评价体系第38-44页
    6.1 C大学背景介绍第38页
    6.2 C大学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目的性原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科学性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可比性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可行性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独立性原则第39页
    6.3 C大学成本效率分析体系产出指标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C大学学生培养效率指标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C大学教学产出效率指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C大学科研产出效率指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C大学社会服务产出效率指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C大学后勤服务效率指标第43-44页
7 结束语第44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附录第49-56页
    附录A第49-52页
    附录B第52-54页
    附录C第54-55页
    附录D第55-56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B2C模式下快递企业的客户忠诚度研究
下一篇:我国医药行业横向并购协同效应研究--以华润三九并购北药天然药事业部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