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解及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目前我国水资源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1.1 我国水资源特点 | 第10页 |
1.1.2 水污染现状及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2 印染废水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印染废水的主要来源 | 第11-12页 |
1.2.2 印染废水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1.2.3 印染废水的危害 | 第13页 |
1.3 常用废水处理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常用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.1 物理处理法 | 第14页 |
1.4.2 化学处理法 | 第14-15页 |
1.4.3 生物处理法 | 第15页 |
1.4.3.1 好氧生物处理法 | 第15页 |
1.4.3.2 厌氧生物处理法 | 第15页 |
1.4.4 电化学处理法 | 第15-16页 |
1.4.4.1 微电解法 | 第15-16页 |
1.4.4.2 电化学氧化法 | 第16页 |
1.4.5 膜处理法 | 第16页 |
1.5 电解法和传统微电解法的一些缺陷 | 第16页 |
1.6 研究内容及线路 | 第16-19页 |
1.6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6.2 实验线路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| 第19-28页 |
2.1 实验装置及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1.1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1.2 电解实验方法 | 第20页 |
2.2 药品配制与标定 | 第20-21页 |
2.2.1 溶液的配制 | 第20-21页 |
2.2.2 溶液的标定 | 第21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6页 |
2.3.1 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22页 |
2.3.2 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.3 电解质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3.4 废水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24页 |
2.3.5 电解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6 废水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4 正交试验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铁炭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| 第28-36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3.1.1 主要试剂 | 第28页 |
3.1.2 主要仪器 | 第28页 |
3.2 实验过程 | 第28-30页 |
3.2.1 微电解材料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3.2.2 酸性品红模拟废水的配置 | 第29页 |
3.2.3 分析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3页 |
3.3.1 铁炭质量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0页 |
3.3.2 焙烧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3.3 焙烧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3.4 反应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2页 |
3.3.5 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4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4页 |
3.4.1 因素选取与水平设置 | 第33页 |
3.4.2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5 扫描电镜(SEM)表征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铝炭微电解法印染废水的研究 | 第36-44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4.1.1 试剂和仪器 | 第36-37页 |
4.1.2 实验方法 | 第37页 |
4.1.3 分析方法 | 第37页 |
4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0页 |
4.2.1 铝炭质量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2.2 焙烧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8页 |
4.2.3 焙烧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2.4 反应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2.5 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0页 |
4.3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2页 |
4.3.1 因素选取与水平设置 | 第40-41页 |
4.3.2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4 电子显微镜(SEM)表征 | 第42-43页 |
4.5 微电解与电解法联用对模拟废水的处理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电解及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原理的初探 | 第44-48页 |
5.1 电解法的原理 | 第44-45页 |
5.2 微电解法的原理 | 第45-47页 |
5.3 微电解和电解法耦合原理 | 第47-48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48页 |
建议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