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4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驼鹿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环境压力评定 | 第12页 |
1.3.1 糖皮质激素测定 | 第12页 |
1.4 宏量营养素的重要性 | 第12页 |
1.5 营养几何学 | 第12-13页 |
1.6 拟解决科学问题 | 第13-14页 |
2 驼鹿研究地概况 | 第14-18页 |
2.1 漠河地区 | 第14-15页 |
2.2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| 第15页 |
2.3 沾河地区 | 第15-16页 |
2.4 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| 第16页 |
2.5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| 第16页 |
2.6 煤田地区 | 第16-18页 |
3 驼鹿冬季食物质量 | 第18-32页 |
3.1 前言 | 第18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3.2.1 野外数据收集 | 第18页 |
3.2.2 个体性别鉴定 | 第18-19页 |
3.2.3 粪便糖皮质激素测定 | 第19页 |
3.2.4 食性测定 | 第19-20页 |
3.2.5 植物宏量营养素测定 | 第20-21页 |
3.3 数据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4 研究结果 | 第22-30页 |
3.4.1 粪便皮质醇含量与宏量营养素关系 | 第22-23页 |
3.4.2 驼鹿食物可获得性 | 第23-24页 |
3.4.3 不同研究地区雌雄驼鹿食物组成 | 第24-27页 |
3.4.4 雌雄驼鹿食物物种丰富度、多样性、均匀度及生态位宽度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4.5 植物宏量营养素平衡关系 | 第28-30页 |
3.5 讨论 | 第30-31页 |
3.5.1 雌雄驼鹿的环境压力 | 第30页 |
3.5.2 驼鹿冬季食物质量的评价 | 第30-3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驼鹿宏量营养素平衡关系 | 第32-39页 |
4.1 前言 | 第32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32-33页 |
4.2.1 粪便宏量营养素测定 | 第32-33页 |
4.3 数据分析 | 第33页 |
4.4 研究结果 | 第33-37页 |
4.4.1 雌雄驼鹿粪便粗蛋白、碳水化合物、粗脂肪平衡关系 | 第33-34页 |
4.4.2 雌雄驼鹿粪便粗蛋白、非蛋白能量、粗纤维平衡关系 | 第34-35页 |
4.4.3 雌雄驼鹿粗蛋白、非蛋白能量、粗纤维差异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4.4 雌雄驼鹿粗蛋白和非蛋白营养物质摄入比值关系 | 第37页 |
4.5 讨论 | 第37-3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