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1.1 课题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| 第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平台电站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及工作原理 | 第19-37页 |
2.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9-26页 |
2.1.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1.2 系统硬件设备构成 | 第20-21页 |
2.1.3 平台设备配置 | 第21页 |
2.1.4 实船设备配置 | 第21-22页 |
2.1.5 负荷特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1.6 功率过载保护 | 第23-24页 |
2.1.7 系统接口 | 第24-26页 |
2.2 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步并车工作原理 | 第26-31页 |
2.2.1 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中的条件 | 第27页 |
2.2.2 并联运行分析 | 第27-31页 |
2.3 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有功功率的自动调整 | 第31-36页 |
2.3.1 调频调载概述 | 第31-32页 |
2.3.2 并行发电机之间的有功功率分配 | 第32-35页 |
2.3.3 有功功率的转移 | 第35-3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平台电站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37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自动控制的电站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成 | 第37-38页 |
3.3 1500米钻井船电力系统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3.1 主配电板实物图 | 第38页 |
3.3.2 主配电板供电电路 | 第38-40页 |
3.3.3 发电机屏主开关控制电路 | 第40-41页 |
3.3.4 发电机屏调速电路 | 第41-42页 |
3.3.5 岸电电源电路 | 第42页 |
3.4 信号的采集及处理 | 第42-44页 |
3.4.1 S7 -300PLC与发电机组之间的信号传输 | 第42-43页 |
3.4.2 测量单元的设计 | 第43-44页 |
3.4.3 检测信号的处理 | 第44页 |
3.5 自动准同步并联运行控制单元的功能实现 | 第44-47页 |
3.5.1 电压信号的检测 | 第45-46页 |
3.5.2 相位信号的检测 | 第46-47页 |
3.6 自动调频调载单元功能的实现 | 第47-52页 |
3.6.1 自动调频调载的规则 | 第48-49页 |
3.6.2 有功功率的检测单元 | 第49-51页 |
3.6.3 频率调节的实现 | 第51页 |
3.6.4 有功功率的转移和分配 | 第51-5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平台电站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53-67页 |
4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4.2 自动起动模块的子程序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3 自动准同步并联运行的子程序设计 | 第56-59页 |
4.3.1 并联运行的程序设计 | 第57-58页 |
4.3.2 子程序频率调节模块的设计 | 第58-59页 |
4.4 自动调频调载模块的程序设计 | 第59-63页 |
4.5 自动解列与停机子程序的设计 | 第63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5章 平台电站控制系统的监控单元设计 | 第67-83页 |
5.1 组态软件的选择 | 第67页 |
5.2 监控程序的设计步骤 | 第67-68页 |
5.3 上位机与PLC的通讯设计 | 第68-69页 |
5.3.1 配置Simatic Net PC Station | 第68页 |
5.3.2 Step7环境下的系统组态 | 第68-69页 |
5.4 电站管理系统的监控界面设计 | 第69-71页 |
5.4.1 主监控界面 | 第69-70页 |
5.4.2 发电机组操作界面 | 第70-71页 |
5.5 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| 第71-81页 |
5.5.1 系统结构 | 第71页 |
5.5.2 系统功能 | 第71-78页 |
5.5.3 AMS系统接口信号列表 | 第78-8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总结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