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机车工程论文--机车操纵与运用论文--燃料节约论文

考虑能量管理的混合动力列车运行优化策略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混合动力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列车运行优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混合动力列车系统建模第18-29页
    2.1 动力系统结构及功率流动关系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动力系统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功率流动关系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列车牵引计算模型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列车牵引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列车制动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列车运行阻力第22-24页
    2.3 车载储能装置模型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池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池组串并联简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车载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混合动力列车运行优化策略第29-46页
    3.1 运行优化策略需求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2 区间优化模型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假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气化区段数学模型与约束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非电气化区段数学模型与约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模型的向量表示第34页
    3.3 多阶段优化模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阶段划分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阶段模型转化第36-37页
    3.4 自适应伪谱法求解框架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伪谱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自适应伪谱法第40-43页
    3.5 算法实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求解工具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算法结构第4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4章 单区间优化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6-60页
    4.1 仿真列车数据第46-48页
    4.2 单区间优化仿真验证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气化单区间仿真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非电气化单区间仿真第51-52页
    4.3 单区间运行优化策略影响因素分析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运行优化策略影响因素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气化区段电量约束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电气化区段线路情况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非电气化区段车载储能装置充放电能力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5章 多区间运行时刻表优化第60-68页
    5.1 多区间运行时刻表优化问题描述第60-62页
    5.2 图定时刻运行仿真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仿真线路数据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图定时刻运行仿真第63-64页
    5.3 时刻表优化及运行仿真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优化模型转化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时刻表优化运行仿真第65-6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结论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船板表面粗糙和点状锈蚀的原因与措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