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引言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核心概念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资本结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资本结构研究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资本结构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宏观经济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行业特征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3 企业自身财务经营状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4 企业治理水平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资本结构研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宏观经济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行业特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3 企业自身财务经营状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4 企业治理水平第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框架结构第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创新点第19-21页
第2章 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1-26页
    2.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MM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米勒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权衡理论第23页
    2.2 新资本结构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代理成本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号传递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优序融资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控制权理论第25-26页
第3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3.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内源融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外源融资第27-29页
    3.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原因分析第30-32页
第4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及优化的实证检验第32-48页
    4.1 样本公司选取第32-33页
    4.2 变量设定、研究性假设及描述性统计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变量设定及研究假设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被解释变量的设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国有股持股比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3 盈利能力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4 成长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5 流动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6 资产有形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7 公司规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8 非债务税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描述性统计第36-37页
    4.3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静态计量检验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静态计量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型的判定及估计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检验结果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4.4 资本结构的动态计量检验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动态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模型的参数估计、结果检验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估计结果分析第46-48页
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48-51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48页
    5.2 优化建议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企业的债券市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努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适度降低国有股持股比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建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预警研究
下一篇:基于EVA的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