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内外轨压控制系统建模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外轨压控制策略和算法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柴油机轨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7-31页 |
2.1 柴油机轨压控制系统简介 | 第17-27页 |
2.1.1 高压油泵 | 第17-20页 |
2.1.2 喷油器 | 第20-21页 |
2.1.3 燃油计量比例电磁阀 | 第21-24页 |
2.1.4 共轨管组件 | 第24-26页 |
2.1.5 系统传递函数推导 | 第26-27页 |
2.2 轨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7-29页 |
2.2.1 以泵流量为控制输出量的轨压单闭环系统 | 第27-28页 |
2.2.2 轨压-电流双闭环系统 | 第28-29页 |
2.2.3 以占空比为控制输出量的轨压单闭环系统 | 第2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轨压控制相关算法及控制策略总体方案设计 | 第31-49页 |
3.1 经典系统控制理论 | 第31-35页 |
3.1.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| 第31-32页 |
3.1.2 传统PID控制与数字PID控制 | 第32-33页 |
3.1.3 模糊控制 | 第33-34页 |
3.1.4 前馈控制 | 第34-35页 |
3.2 轨压控制算法研究与设计 | 第35-43页 |
3.2.1 前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概述 | 第35-36页 |
3.2.2 前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6-41页 |
3.2.3 前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研究 | 第41-43页 |
3.3 轨压采样与控制时序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3.4 轨压采集滤波算法设计 | 第44-46页 |
3.5 轨压控制策略总体方案的制定 | 第46-48页 |
3.5.1 目标轨压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3.5.2 轨压控制策略总体方案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轨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49-60页 |
4.1 主控模块的选型及接口部分电路设计 | 第49-54页 |
4.1.1 主控模块的选型 | 第49-50页 |
4.1.2 电源管理电路 | 第50-51页 |
4.1.3 复位、时钟和BDM接口电路 | 第51-53页 |
4.1.4 控制电路与显示电路 | 第53-54页 |
4.2 输入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2.1 轨压信号调理电路 | 第54-55页 |
4.2.2 温度信号调理电路 | 第55-56页 |
4.3 比例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 | 第56-59页 |
4.3.1 比例电磁阀的控制方式 | 第56-57页 |
4.3.2 PWM波的生成 | 第57-58页 |
4.3.3 比例电磁阀硬件驱动电路 | 第58-59页 |
4.4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| 第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轨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0-69页 |
5.1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| 第60页 |
5.2 初始化 | 第60-61页 |
5.3 系统主要任务软件设计 | 第61-68页 |
5.3.1 主控模块与计算机通信程序设计 | 第61页 |
5.3.2 开关量扫描程序设计 | 第61-62页 |
5.3.3 定时中断程序设计 | 第62-63页 |
5.3.4 轨压采集程序设计 | 第63-64页 |
5.3.5 轨压控制程序设计 | 第64页 |
5.3.6 模糊PID控制算法程序设计 | 第64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本课题研究内容总结 | 第69-70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 1: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76-77页 |
附录 2:硬件电路原理图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