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的理论(法学)论文

法律诠释学三大模式的建构

内容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一、法律诠释学的引入第8-20页
 (一) “诠释学”的含义第8-10页
 (二) 法律诠释学第10-18页
  1. 诠释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第10-11页
  2. 关于“法律诠释学”的若干问题第11-18页
 (三) 法律诠释应用的可能性第18-20页
二、法律诠释三大模式及其在司法裁决中的运用第20-44页
 (一) 对法律条文的诠释第20-27页
  1. “概念金字塔”的梦想第20-22页
  2. 对“形式主义”的改良第22-24页
  3. 类型化诠释第24-27页
 (二) 原则立论诠释观第27-35页
  1. “法律的链条”第27-29页
  2. “原则立论”第29-30页
  3. 疑难案件的解决——以“麦克洛克林案”为例第30-33页
  4. 对“阐释性方法”的评价第33-35页
 (三) 社会学的“对话性诠释”第35-44页
  1. 社会学诠释产生的背景第35-37页
  2. 一种商谈式的法律诠释视角第37-39页
  3. “回应型”的法律诠释——对话模式之具体化第39-40页
  4. 商谈式法律诠释的应用第40-44页
三、法律诠释的真理追求和现实状况第44-48页
 (一) 法律诠释的真理追求第44-46页
  1. 三大诠释观对意义的共同追寻第44-45页
  2. 关于法律诠释的客观性问题第45-46页
 (二)法律诠释学对中国法治发展的意义第46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参考书目第49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
下一篇:论唐律礼法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