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唐律礼法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(一) 选题依据 | 第12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三)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一、礼的起源及礼法关系 | 第14-19页 |
(一) 礼的起源及变迁 | 第14-15页 |
(二) 礼的内蕴及礼的外化 | 第15-16页 |
1. 礼的内蕴 | 第15-16页 |
2. 礼的外化 | 第16页 |
(三) 封建社会的礼法关系概述 | 第16-19页 |
1. 礼法结合的立法传统 | 第16-18页 |
2. 礼与法的关系分析 | 第18-19页 |
二、唐律中的礼法关系探析 | 第19-26页 |
(一) 唐礼的特征 | 第19-22页 |
1. 儒学经学的兴起 | 第20-21页 |
2. 五礼制度的完备 | 第21-22页 |
(二) “一准乎礼”的辨正 | 第22-23页 |
(三) 《唐律》中的礼法的结合点 | 第23-26页 |
1. 礼作为法的指导原则 | 第23-25页 |
2. 礼的制度直接入律 | 第25页 |
3. 礼的精神做为法的原则 | 第25-26页 |
4. “礼主刑辅”的司法原则 | 第26页 |
三、唐律的礼法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| 第26-33页 |
(一) 唐律的礼法关系蕴含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| 第26-29页 |
1. 消极因素 | 第27-28页 |
2. 积极因素 | 第28-29页 |
(二) 唐律的礼法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| 第29-33页 |
1. 促进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 | 第29-30页 |
2. 借鉴唐律礼法结合的成功经验 | 第30-33页 |
四、结语 | 第33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