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民事诉讼指挥权初论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12页
一、民事诉讼指挥权概述第12-20页
 (一) 民事诉讼指挥权的涵义第12-14页
  1. 民事诉讼指挥权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2. 民事诉讼指挥权的行使主体及行使方式第13-14页
 (二) 民事诉讼指挥权的内容第14-16页
  1. 学者们关于民事诉讼指挥权内容的不同界定第14-15页
  2. 笔者对民事诉讼指挥权内容的理解第15-16页
 (三) 民事诉讼指挥权的功能第16-20页
  1. 提高民事诉讼效率第16-18页
  2. 有利于当事人实质平等的实现第18-19页
  3. 防止突袭性裁判第19-20页
二、国外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变革及启示第20-27页
 (一) 国外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变革第20-25页
  1. 法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变革第20-21页
  2. 德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变革第21-22页
  3. 英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变革第22-24页
  4. 美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变革第24-25页
 (二) 国外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变革的启示第25-27页
三、我国民事诉讼指挥权的现状第27-33页
 (一) 我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层面的宏观考察第27-29页
 (二) 我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具体运行的若干现状第29-33页
  1. 释明权行使的形式化第29-30页
  2. 诉答程序中诉讼指挥权的缺失第30-31页
  3. 保障当事人证据收集权方面的诉讼指挥权的缺失第31-32页
  4. 当事人异议权制度缺乏完善的规定第32-33页
四、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在我国的完善第33-42页
 (一) 转型期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意义第33-35页
 (二) 确立民事诉讼指挥权的行使原则第35-37页
  1. 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原则第35-36页
  2. 不得违反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原则第36页
  3. 中立性原则第36-37页
 (三) 完善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的若干具体构想第37-42页
  1. 完善释明权行使的相关规定第37-38页
  2. 完善法官在诉答程序中的指挥权第38-39页
  3. 加强法院在保障当事人证据收集权方面的诉讼指挥第39-40页
  4. 完善我国当事人异议权制度第40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再审程序构造研究
下一篇:刑事被害人参与量刑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