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审程序构造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再审程序构造与既判力 | 第10-15页 |
(一) 既判力 | 第10-11页 |
(二) 再审程序构造与既判力 | 第11-15页 |
1. 既判力的维护与再审程序阶段论 | 第12-13页 |
2. 既判力的排除与再审程序诉讼标的 | 第13-15页 |
二、再审程序诉讼标的 | 第15-22页 |
(一)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各学说 | 第15-17页 |
1. 诉讼标的二元论 | 第15-16页 |
2. 诉讼标的一元论 | 第16-17页 |
3. 新一元论 | 第17页 |
(二)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各学说评析 | 第17-20页 |
1.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的评析标准 | 第17-18页 |
2.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各学说评析 | 第18-20页 |
(三)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 | 第20-22页 |
1. 诉讼标的 | 第20页 |
2.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 | 第20-22页 |
三、再审程序阶段论 | 第22-33页 |
(一) 各国再审程序构造立法 | 第22-25页 |
1. 奥地利再审程序构造 | 第22-23页 |
2. 日本再审程序构造 | 第23-24页 |
3. 德国再审程序构造 | 第24-25页 |
(二) 再审程序构造各学说 | 第25-26页 |
1. 一阶段说 | 第25页 |
2. 二阶段说 | 第25页 |
3. 三阶段说 | 第25-26页 |
(三) 再审程序各阶段的审查内容 | 第26-33页 |
1. 再审之诉合法性审查阶段 | 第26-30页 |
2. 再审之诉正当性审查阶段 | 第30-31页 |
3. 再审之诉本案审理阶段 | 第31-33页 |
四、我国再审程序的反思与完善 | 第33-44页 |
(一)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 | 第33-34页 |
(二) 再审程序诉讼标的 | 第34-35页 |
(三) 再审程序阶段论 | 第35-44页 |
1. 我国再审程序立法 | 第35-38页 |
2. 我国再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| 第38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