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--语音信号处理论文

基于iLBC扩展的多速率语音编码算法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引言第8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2-14页
第2章 VoIP语音编解码第14-24页
    2.1 语音处理的基本技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预处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语音信号分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选择窗函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基音估计第15-16页
    2.2 语音编解码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语音编解码器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语音压缩编码原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标准化语音编码器第17-18页
    2.3 VoIP技术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VoIP系统组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VoIP基本处理过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VoIP技术的优势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VoIP技术现存的问题第21页
    2.4 语音质量的评价标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主观评价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客观评价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经典的语音编解码算法第24-38页
    3.1 基于分析-合成方法的语音编码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CELP编解码器的原理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G.723.1 编解码器原理第28页
    3.2 多速率语音编码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多速率语音编解码的相关技术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自适应多速率(AMR)编码第31-33页
    3.3 扩展的语音编码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本原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标准可扩展的语音编解码器第33-38页
第4章 扩展的多速率语音编码第38-55页
    4.1 本章引论第38-39页
    4.2 网络低比特编解码器的原理与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4.3 基于iLBC扩展的编解码方法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语音帧起始状态编码改进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iLBC窄带的多速率编解码算法结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宽带扩展的多速率编解码算法第48-51页
    4.4 仿真实验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窄带iLBC改进后算法性能比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宽带扩展后的性能比较第52-5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54-55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55页
    5.2 未来展望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附录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原吉祥文化动漫开发研究--以淮阳泥泥狗为例
下一篇:论微动画在碎片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