盈余管理与新股发行差价的相关性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篇章结构安排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| 第12-20页 |
·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盈余和盈余管理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回顾 | 第13-15页 |
·新股发行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新股发行的内涵 | 第15页 |
·有关新股发行差价的文献回顾 | 第15-18页 |
·有关盈余管理与新股发行差价的文献回顾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新股发行的制度背景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7页 |
·我国新股发行政策与现状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与相关规定 | 第20-21页 |
·IPO 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 | 第21-23页 |
·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23-27页 |
·有效市场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契约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新股发行前盈余管理程度的判断 | 第27-32页 |
·盈余质量的衡量 | 第27-28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实证检验 | 第29-32页 |
·IPO 前一年的盈余管理检验 | 第29-30页 |
·IPO 发行后盈余管理的变动 | 第30-32页 |
第5章 实证研究 | 第32-40页 |
·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| 第32-33页 |
·样本描述 | 第33-37页 |
·实证检验 | 第37-38页 |
·Pearson 相关性检验 | 第37页 |
·多元线性回归检验 | 第37-38页 |
·稳健性检验 | 第38-40页 |
第6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40-44页 |
·本文的研究结论 | 第40页 |
·政策性建议 | 第40-43页 |
·改善我国IPO 前盈余管理的建议 | 第40-42页 |
·改善我国新股定价效率的建议 | 第42-43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8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