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导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六、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立法提案权概述 | 第14-22页 |
一、概念与特点 | 第14-15页 |
(一)专属性 | 第14页 |
(二)实践性 | 第14-15页 |
(三)动议性 | 第15页 |
二、立法提案主体概述 | 第15-17页 |
(一)单一主体 | 第15-16页 |
(二)多元主体 | 第16-17页 |
三、立法提案的程序 | 第17-22页 |
(一)西方国家立法提案的程序 | 第17-18页 |
(二)我国立法提案的程序 | 第18-22页 |
第二章 立法机关组成人员行使立法提案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| 第22-31页 |
一、人民主权理论的要求 | 第22-24页 |
(一)人民主权要求民主立法 | 第22-23页 |
(二)提出议案是组成人员的权利 | 第23-24页 |
二、代议制理论的要求 | 第24-28页 |
(一)提出议案是组成人员的权力 | 第25-26页 |
(二)代议制要求组成人员发挥作用 | 第26-28页 |
三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| 第28-31页 |
(一)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的体现 | 第28-29页 |
(二)弥补国家机关提案之不足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我国立法机关组成人员立法提案权行使的程序与现状 | 第31-43页 |
一、宪法法律关于立法机关组成人员立法提案的形式要求 | 第31-32页 |
(一)关于组成人员立法提案的数量要求 | 第31-32页 |
(二)关于组成人员立法提案的格式要求 | 第32页 |
二、我国宪法法律对立法机关组成人员立法提案的程序要求 | 第32-34页 |
(一)组成人员立法提案的时间限制 | 第32-33页 |
(二)组成人员立法提案列入大会议程的条件 | 第33-34页 |
三、我国立法机关组成人员立法提案的现状 | 第34-43页 |
(一)立法提案数量统计 | 第34-35页 |
(二)立法提案质量分析 | 第35-38页 |
(三)立法提案体制评估 | 第38-43页 |
第四章 激活立法机关组成人员立法提案权的制度与程序设计 | 第43-48页 |
一、以立法形式完善对组成人员的保障机制 | 第43-45页 |
二、设计组成人员立法提案进入程序的具体方案 | 第45-48页 |
(一)延长会期 | 第45页 |
(二)实行立法助理制度 | 第45-46页 |
(三)要发挥常委会委员的作用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后记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