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

论道德不作为—理论分析及实践对策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导言第10-14页
第一章 “道德不作为”概念的缘起:对论题的两点说明第14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为什么不是“道德冷漠”?第14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不作为”概念:从法学到伦理学的可能性基础第17-21页
第二章 从一般不作为到道德不作为第21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一般意义上的不作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不作为”的原初含义:义务无关的不作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义务相关的不作为第22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道德不作为及其类型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道德认知义务相关的道德不作为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行动义务相关的道德不作为第27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道德不作为所涉义务的限度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道德不作为所涉义务的模糊性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道德义务与超道德的要求第31-33页
第三章 道德不作为的伦理学说明:意志软弱与理由冲突第33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道德不作为的临场表现及其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道德不作为中的意志软弱第36-40页
    第三节 道德不作为的伦理机制:理由冲突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原因与理由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道德不作为的理由冲突说明第42-48页
第四章 克服道德不作为的力量第48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道德认知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道德认知的来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面临的困境第50-51页
    第二节 同情心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同情心的理论基础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同情力量的限制性第53-54页
    第三节 德性品质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George Sher的“品质因果论”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德性品质第57-59页
结语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后记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燃机透平冷却耦合传热特性及多因素影响机理研究
下一篇:基于字符间隔距离的生物序列模型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