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聚合物介导自组装构建新型二氧化钛基高效光电解水阳极的研究

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2 光电化学水分解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人工光合作用——光解水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PEC催化系统第16-17页
    1.3 二氧化钛光电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二氧化钛材料的晶体结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构建高光催化活性TiO_2材料的主要途径第19-20页
第2章 实验方法:分子介导自组装构建纳米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模板上的分子介导自组装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板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软模板—(小分子,线性聚合物,生物分子和共聚物)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硬模板——碳纳米管(CNT)第24页
    2.3 影响自组装因素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子相互识别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热力学平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溶剂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组分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外加场第25-26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药品和试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材料表征设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光电化学行为测试第26-28页
第3章 自组装修饰核壳结构TiO_2@Cu_2O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水分解行为研究第28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-29页
    3.2 TiO_2@Cu_2O光电极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合成TiO_2纳米线阵列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制备TiO_2@Cu_2O光电极第2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TiO_2@Cu_2O NWA的形貌及晶体结构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TiO_2@Cu_2O的化学成份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探索TiO_2@Cu_2O NWA的合成机理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TiO_2@Cu_2O NWA的PEC水氧化性能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TiO_2@Cu_2O NWA相对TiO_2性能显著增强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TiO_2@Cu_2O NWA光电极中电子传输机理第40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4章 自组装CoO_x纳米颗粒修饰TiO_2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水分解行为研究第44-5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-45页
    4.2 CoO_x/TiO_2光阳极制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oO_x NPs/TiO_2 NWA光阳极的制备第4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oO_x/ TiO_2光阳极的微观形貌及结构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分析CoO_x NPs/TiO_2 NWA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探索CoO_x NPs/TiO_2 NWA的合成机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CoO_x NPs/TiO_2 NWA的PEC水氧化性能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CoO_x NPs促进TiO_2 NWA的PEC水氧化性能的机理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CoO_x NPs/TiO_2 NWA光电极中电子传输机理第55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72页
致谢第72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航天器系统有限时间姿态同步控制设计
下一篇:动态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其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