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1 面源污染特点及控制 | 第12-13页 |
1.2 农地肥力养分流失及农业径流特点 | 第13-14页 |
1.3 径流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植物篱保水保土效益 | 第14-16页 |
1.4 生态型沟道运用及其前景展望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引言 | 第18-22页 |
2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2.2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8-22页 |
2.3.1 研究目标 | 第18-19页 |
2.3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2.3.3 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8页 |
3.1 研究材料 | 第22页 |
3.2 试验设计 | 第22-25页 |
3.2.1 模拟草沟设计及径流污水配制 | 第22-24页 |
3.2.2 交互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3 试验过程 | 第25-28页 |
3.3.1 试验准备 | 第25-26页 |
3.3.2 土壤采集 | 第26页 |
3.3.3 冲刷过程及样品采集 | 第26-27页 |
3.3.4 指标测定与数据处理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径流冲刷对农地辅助排水沟道内土壤养分和质地的影响 | 第28-40页 |
4.1 模拟沟道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| 第28-33页 |
4.1.1 沟道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| 第28-30页 |
4.1.2 沟道土壤氮素含量变化 | 第30-32页 |
4.1.3 沟道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| 第32-33页 |
4.2 模拟沟道土壤机械组成变化分析 | 第33-36页 |
4.3 模拟沟道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变化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清水冲刷条件下面源污染物流失过程 | 第40-62页 |
5.1 模拟农地生态草沟土壤流失过程 | 第40-46页 |
5.1.1 不同模拟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5.1.2 不同坡度和冲刷流量下产沙量对比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2 模拟农地生态草沟中径流养分流失规律 | 第46-58页 |
5.2.1 不同模拟坡度下径流COD污染负荷变化 | 第46-50页 |
5.2.2 不同模拟坡度下径流氮素含量变化 | 第50-55页 |
5.2.3 不同模拟坡度下径流磷素含量变化 | 第55-5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2页 |
第6章 农地生态草沟对径流污染物削减效果分析 | 第62-78页 |
6.1 不同处理下冲刷径流流速 | 第62-63页 |
6.2 污水径流泥沙含量变化 | 第63-66页 |
6.2.1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泥沙含量变化 | 第63-65页 |
6.2.2 农业生态沟道对泥沙含量削减效益分析 | 第65-66页 |
6.3 污水径流COD污染负荷变化 | 第66-69页 |
6.3.1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COD污染负荷变化 | 第66-68页 |
6.3.2 农业生态沟道对污水径流COD负荷削减效益分析 | 第68-69页 |
6.4 污水径流氮磷负荷变化 | 第69-76页 |
6.4.1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氮素含量变化 | 第69-72页 |
6.4.2 农地生态草沟对污水氮素的削减效益分析 | 第72-73页 |
6.4.3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磷素含量变化 | 第73-75页 |
6.4.4 农地生态草沟对污水磷素的削减效益分析 | 第75-76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7.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发表论文及实践活动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