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互联网+”下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13-15页 |
2 互联网金融概述 | 第15-27页 |
2.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| 第15-17页 |
2.1.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1.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 | 第17-20页 |
2.2.1 第三方支付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2.2 P2P网贷平台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2.3 电商金融模式 | 第19页 |
2.2.4 众筹模式 | 第19页 |
2.2.5 余额宝模式 | 第19-20页 |
2.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4页 |
2.3.1 移动支付价值凸显 | 第21-23页 |
2.3.2 网络信贷融资发展迅速 | 第23-24页 |
2.3.3 网络理财增速稳定 | 第24页 |
2.4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本质 | 第24-25页 |
2.5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 | 第25-27页 |
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路径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1.1 银行目标客户群体的转变 | 第27页 |
3.1.2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设计的改变 | 第27-28页 |
3.2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2.1 对传统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2.2 余额宝对理财产品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3.1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3.2 第三方对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影响 | 第30页 |
3.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| 第30页 |
3.5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影响路径 | 第30-32页 |
4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策略 | 第32-39页 |
4.1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策略研究 | 第32-33页 |
4.1.1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对比 | 第32-33页 |
4.1.2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变 | 第33页 |
4.2 传统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策略研究 | 第33-35页 |
4.2.1 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 | 第33-34页 |
4.2.2 向多元精细化管理转变 | 第34-35页 |
4.3 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 | 第35-37页 |
4.3.1 创新完善电子货币支付系统 | 第35页 |
4.3.2 介入电子支付链 | 第35-36页 |
4.3.3 拓展备付金存管业务 | 第36页 |
4.3.4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 | 第36页 |
4.3.5 强化银行系统安全稳定 | 第36页 |
4.3.6 参与股权众筹 | 第36页 |
4.3.7 创新债务融资工具 | 第36-37页 |
4.4 传统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策略研究 | 第37-39页 |
4.4.1 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| 第37页 |
4.4.2 创新丰富个人及小微企业金融产品 | 第37-38页 |
4.4.3 重视小微贷款流程客户体验 | 第38-39页 |
5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