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

变循环发动机特性分析及其与飞机一体化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英文缩写表第13-15页
第1章 绪论第15-3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1.2 国外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展历程第1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早期的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超声速运输类飞机用的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展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战斗机用的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高超声速飞行器用的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展第30页
    1.3 国外变循环发动机仿真软件概述第30-33页
    1.4 国内变循环发动机研究现状第33-34页
    1.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4-37页
第2章 变循环发动机性能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第37-77页
    2.1 变循环发动机基本概念及结构解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本概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结构解析第37-40页
    2.2 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特征部件计算方法第40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变几何风扇性能计算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变几何高压压气机性能计算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CDFS性能计算方法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FLADE性能计算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变几何涡轮性能计算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MSV性能计算方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VABI性能计算方法第52-56页
    2.3 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方法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面向对象的发动机建模方法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变循环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 2.4 变循环发动机流路与重量估算方法第63-66页
    2.5 变循环发动机过渡态性能计算方法第66-68页
    2.6 进/排气系统特性计算方法第68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超声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流量匹配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超声速进气道外部阻力计算方法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排气系统内外流损失计算方法第73-76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3章 变循环发动机设计参数匹配与调节特性分析第77-109页
    3.1 CDFS VCE设计参数匹配分析第77-83页
    3.2 FLADE VCE设计参数匹配分析第83-87页
    3.3 变循环发动机设计点性能对比第87-89页
    3.4 CDFS VCE变几何参数调节特性分析第89-10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亚声速巡航条件第89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超声速巡航条件第95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跨声速加速条件第100-104页
    3.5 FLADE VCE变几何参数调节特性分析第104-10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106-109页
第4章 变循环发动机模态转换过渡态特性分析第109-133页
    4.1 CDFS VCE模态转换特性分析第109-11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CDFS VCE双外涵至单外涵模态转换第109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CDFS VCE单外涵至双外涵模态转换第116-119页
    4.2 FLADE VCE模态转换特性分析第119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FLADE VCE双外涵至单外涵模态转换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FLADE VCE单外涵至双外涵模态转换第122-124页
    4.3 ACE模态转换特性分析第124-1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ACE三/双/单外涵模态转换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ACE单/双/三外涵模态转换第128-13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31-133页
第5章 变循环发动机性能优化方法研究第133-163页
    5.1 变循环发动机性能优化研究概况第133-134页
    5.2 变循环发动机多点综合优化方法第134-137页
    5.3 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改进策略第137-1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策略第138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算法测试第141-142页
    5.4 变循环发动机设计点性能优化第142-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CDFS VCE设计点性能优化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FLADE VCE设计点性能优化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ACE设计点性能优化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变循环发动机设计点优化性能对比分析第146-148页
    5.5 变循环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优化第148-1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亚声速巡航性能优化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超声速巡航性能优化第150-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跨声速加速性能优化第151-153页
    5.6 变循环发动机多工作点综合方案优化第153-16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设计点与亚声速巡航综合方案优化第153-15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设计点与超声速巡航综合方案优化第156-15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三个工作点综合方案优化第158-161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161-163页
第6章 飞机/变循环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第163-179页
    6.1 飞机/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研究概况第163页
    6.2 飞机/发动机一体化设计计算方法第163-1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飞机升阻特性估算第1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约束分析第164-1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任务分析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飞机/发动机一体化设计计算流程第166-168页
    6.3 超声速巡航战斗机/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案第168-1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第一次估算第169-1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迭代结果第171-178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78-179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79-183页
    7.1 主要研究结论第179-181页
    7.2 主要创新点第181-182页
    7.3 工作展望第182-183页
参考文献第183-19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95-197页
致谢第197-198页

论文共1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
下一篇:沪深300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--基于沪深300指数的实证研究